创作立场声明:自己瞎折腾,也不成体例。我随便写写,你随便看看,大家乐呵乐呵就行了。
这篇文章花了差不多一周时间,写了又删,删了再写,前后修改几次,但是还是有很多东西没有讲出来,后续将根据大家的反馈来继续介绍个人的经验经历和一些认知想法。
首先是目前使用的与智能家居相关的APP。
目前,家里使用的电器,上了智能系统的包括:各类开关、灯具,电冰箱、燃气热水器、净水机、新风机、浴霸、洗碗机、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电动窗帘,以及网关、传感器等;没有使用智能系统、通过红外蓝牙等连接、不能使用智能场景联动的,包括:晾衣架、凉霸、垃圾处理器、智能马桶;传统控制方式的包括:洗衣机、抽油烟机套装、镜柜、一些小厨电等。从开始装修设计到现在基本成型、逐步改善,已经将近2年时间了,在这个时候,对之前的一些思路想法进行总结,为下一步改进再明确思路,正当其时。
一、确定思路
19年,收到房子以后,在装修设计时候,已经确定了装修的一大方向:全屋智能。
当时,智能家居这个理念应该处在快速起飞阶段,概念很多,也有很多新鲜设计,但是包括厂家、消费者、从业人员,对这个东西还是处于一个模糊阶段。记得当时,网上看到某品牌的一款洗衣机,加了Wifi模块,在宣传页面直接写的是:我也不知道它能干嘛,但是有了这个,以后总会用得上。当时,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心态。即便是在今天,一些朋友们来我家里,对智能家居的自动开灯、场景联动灯功能感到惊讶,但是对于语音控制、音箱等觉得习以为常,说明市场的教育和普及还是不够的。
按照我的理解,智能家居,是要通过一定的金钱、少量的智力付出,换来人为劳动的减少。换言之,就是要用钱来换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作为大妈的一员,既然牵涉到钱,必然是要花最小代价来取得最好效果,这才符合值友的身份。
1、我对智能家居的一些认识
1995年,比尔·盖茨在就在《未来之路》中说到:在不远的未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会像不能上网的住宅一样不合潮流。记得当时在网上看到他的智能豪宅,觉得科幻感十足。短短十几年间,智能家居已经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普通人也可以实现语音控制、自动控制等等这些功能。
就我个人感受而言,智能家居不仅仅是潮流,更是一种高质量的生活了。一旦拥有,绝对不愿意再回到过去了。
什么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里的各种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一个智能化生态系统,可以通过一个手机或者电脑APP集中控制家里的所有的设备,像灯光控制,电器控制,门窗控制,背景音乐,厨房安防(烟雾,水浸,燃气探测),在家里的时候直接语音控制,出门在外手机远程监测控制,还可以实时对讲,只要是家里带遥控器的设备,都可以直接加入到系统实现智能化远程遥控。
说白了,就是自动控制家电、监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通知功能。
在控制手段上,可以通过语音、手机、电脑、平板等等实现。
在监测功能上,一个是安防监测,一个是控制过程的监测和通知、提醒等功能。
类似于计算机,智能家居也需要一个输入端:智能音箱、手机APP等,用来输入控制指令,需要一个控制器,主要的就是开关或者芯片等,需要有输出端,包括各类电器。
与此同时,还要有一个核心网络支持,目前,主要是无线网络。在这点上,必须要重视
2、确定智能家居的基本思路和需求
这个阶段,其实是和装修设计连在一起,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时候。面对图纸,想象以后的具体生活场景,就像拼图一样,把具体的生活场景拆解开,一步一步地看能不能用智能家居系统替换。
比如,在洗衣服 这个基本的生活场景中,一般来说,要经历换下脏衣物、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放洗涤剂、洗衣、取出、烘干或者晾晒,这几个步骤。OK,逐步分析,脱下脏衣服、放进洗衣机,这都需要亲力亲为。放洗涤剂、洗衣,这基本上都在打开洗衣机、放脏衣物的同时,就可以完成。烘干,一体机不用管,套装的话,还要从洗衣机里拿到烘干机里。晾晒,需要降低晾衣架、挂衣服、升起,晚上需要开灯,有时候需要消毒。
在这整个场景中,人为的劳动,是必不可少的。毕竟还没有那个厂家发明出来能够帮人脱衣服的机器呢。
但是,晾晒的过程,可以用智能的方式,将之前用手铰的过程给释放出来,另外还可以设计出晚上有人自动开灯、自动降落等,进一步降低人为劳动。
因此,在现阶段,洗衣机其实是不需要智能化的,晾衣架是需要的。
比如,客厅生活场景中,会经常发生变化。比如,朋友聚会时候,希望灯光亮一些,多一点快乐的氛围。看电影、玩游戏时,希望光线暗淡一点,多一点烘托的气氛。诸如此类,都必须考虑进去。
我是怎么思考的?很简单。在装修之间,站在毛坯房里,一个屋子一个屋子的来回试。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要过怎么样的生活。
就从进屋子、打开房门开始想象,什么颜色的家具,这个地方要做什么,那个地方能够干什么,怎么样的灯光合适,怎么样的
在这期间,要感谢张大妈和好好住,帮我认清了自己的需求。在此期间,确定了我进行智能设计的几个原则:
(1)无线原则或者智能化原则,就是能上智能的尽量上智能,能无线尽量无线,通过无线网络、蓝牙等。比如,在卫生间,直接选定智能浴霸,在电路安装时就没有再排线了。卧室,就取消了传统的灯光双控,要使用无线开关,因为可以拿到哪用到哪,更方便。
(2)可拓展原则,就是要尽量留足余地,所有智能家居都要留出升级的空间。比如,在厨房,小厨电会有很多,目前还没有智能化的必要性,但不保证今后会出现爆炸级的应用,所以插座要留足接口,网络要保证覆盖。因为,
(3)生活化原则,对一切打着智能旗号违反人性的设计要坚决抛弃,智能家居必须为装修美观和生活便利服务。比如,为了智能而智能的设计,之前没有智能的时候,无非两三步,现在,需要打开APP,点击才行,而且还离不开人的劳动这类设计,坚决不用。
3、智能系统平台的选择
目前,智能家居的平台很多。
比较主流的有小米的米家、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苹果HomeKit、华为hilink、百度小度等等。
①苹果 HomeKit,有「设备、场景、房间和自动化」等功能模块,第三方产品接入 HomeKit 协议后连接到 Home App,用户通过 iPhone、iPad、Mac 或 HomePod 音箱去控制这些产品。
优点:大量第三方品牌会积极主动去适配苹果平台,苹果严格的认证标准,进一步保障了基本体验。
缺点:体验 HomeKit 有一定门槛,至少得拥有苹果的部分产品,比如一部 iPhone 和 一个 HomePod,而这个产品刨除自身功能外,在智能家居上的体验不能显著拉开与其他平台的差距。比如同样用语音执行一个智能场景,2000 元的 HomePod 和 200 元的小爱音箱,体验几乎没有差别,iPhone 的 Siri 和 Android 手机的语音助手,执行结果也一样。
②小米米家,实现原理和 HomeKit 类似,即产品适配小米平台的协议后接入米家 App,通过 App 或智能音箱控制。
优点:主打性价比,国内覆盖最全、综合体验最好、性价比最高的平台之一。米家除了大量接入第三方产品,小米官方还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众多产品的投资、设计和制造,丰富了平台的产品库。在外观和价格上给消费者提供了不同梯次的选择。特别适合入门用户。
缺点:需要在筛选和甄别智能家居上多费一些功夫。
③天猫精灵,准确说法应该是阿里智能。由 2014 年阿里便推出的智能家居平台——阿里小智升级而成,初期也是第三方产品接入 SDK 后通过 App 连接和控制。更名为阿里智能后,推出了以智能音箱为核心的天猫精灵,算是 iOT 开放平台的统称。
优点:天猫联盟开放平台,产品线丰富,选择面宽。性价比高。玩法多样。
缺点:比米家的选择和甄别更困难。部分产品不够丰富。
④海尔 U-Home、美的美居等等,传统家电企业布局的智能家居平台。与其说是智能家居平台,不如说是自家的产品集合页。
可以购买海尔和美的们任何一款产品放家里用,也可以连接到苹果、小米、天猫精灵等智能家居平台用,但不建议使用它们自家的平台来打造智能家居,除非全屋采用同一个品牌的产品。——即便是我,也没有这样。
⑤欧瑞博、涂鸦智能等垂直方案商,智能家居市场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
比如欧瑞博,专注做全屋方案定制,智能场景中的所有基础产品就全部由该平台提供,没有第三方选择。优势是产品和服务可控,缺点当然是对平台的依赖性较高,性价比较低。而涂鸦智能则是另一个方向,平台完全开放,从芯片到 App 再到云,客户可以自由定制,性价比、可玩性极高。
从可扩展性、延展性、价格、口碑等原因,我最终确定了米家、天猫精灵双平台的系统支持。
原因一:单平台的话,后期厂家割韭菜时候,因为沉没成本过高,将不得不低下头去,挨刀。
原因二:单平台的支持力度、玩法的拓展性不如双平台。后期的一些经历也证明了我的想法。
原因三:从当时智能家居设备的支持上来看,米家支持的设备最多 、购买途径最简单,天猫精灵开放联盟,厂家多,支持的玩法也多。华为、苹果相对而言,设备支持的不是很多。
设备支持上,米家>天猫精灵>苹果>华为
后期扩展性上,个人判断应该是天猫精灵>华为>米家>苹果,这里不接受任何抬杠,纯属个人判断。
原因四:价格原因。从价格上,苹果>华为>米家≈天猫精灵。
为什么没有小度?因为我不喜欢,不予以考虑。
原因五:当前的智能家居,还只能说是一种命令输入式的智能,复杂一点的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控制,整体上还处于H2、H3级别。大家也都处于一种比较弱智的人工智能阶段,所以,多布局一点,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
二、智能家居的布置、安装
1、电线线路
灯光、开关。这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也是装修的基础工程。
因为在家里装修选择了无主灯设计风格,而市面上主流的智能灯具都是吸顶灯,所以,只能选择智能开关。
市面上主流的智能开关有两种:零火线版、单火线版。
单火线版开关适用性广,可用于任何布线的场合,对于已经装修完成且仅有一根火线的住宅,只能选用该类智能开关,可直接更换掉墙面的普通开关来实现对家庭灯光、电动窗帘、空调的控制。为了减少单火线智能开关的不稳定、闪烁等现象,厂家一般会在其内部集成1个“可变电阻”和灯泡串联。如果要关闭灯泡,就自动把电阻调得很大,接近断路,但不是断路,线路中还是有微小电流,可以给“控制芯片”供电。缺点是,第一,有些质量不太好的灯泡关灯后,会出现“闪烁”现象;第二,只能接小于800瓦功率的设备;第三:生产成本高,所以单火版智能开关的售价会比零火版智能开关贵一点。第四,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有的说对于15W以下LED灯,也有的说对5W以下LED灯,需要增加电容,但不管怎样,都影响使用感受。
因为我是新装修,自然是选择零火线版智能开关了。
一方面,零火线版智能开关最高支持2500瓦功率的设备,另一方面,价格更便宜一点,而且以后如果需要升级,也不受线路限制。
然后是开关位置的确定和电线线路布置了。开关位置的确定,这个与本篇文章联系不大,就不再多说,以后,有机会单独再开一篇单独讲。电线线路布置,因为在18线小山村中,熟人介绍的水电师傅,没有做过零火线开关的活,结果是光给师傅讲要求零线到开关这个事情,就沟通了半个小时。然后,师傅也没有按照颜色区分零火线,给后期的安装造成了很大影响。还有,师傅选择的开关底盒,正泰的,质量很好,但是是方形柱的,最后差点导致智能开关安装不上。这些都是装修时候没有完全考虑过来的点。
在开关的选择上,经过反复比对,最终我选择了PTX的双平台零火版智能开关。
这个开关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WIFI接入米家APP,通过蓝牙连接天猫精灵,实现双平台操控,价格也相比比较便宜。还有蓝牙无线开关(随意贴)可以配套使用。
这个开关的单路最大负荷为1000W,LED最大负荷为200W,对我而言,因为控制灯光,足够用。
因为之前提到的暗盒上方柱的问题, 大概是这样
按照厂家说法,方形的不一定能安装上
所以,先下单购买了一个
可以安装。再次购买
2、网络
网络应该是整个智能家居的支撑和核心。去年应该是WIFI6全面铺开的一年,在大妈里也接受了广泛教育。所以,在装修好以后,拉好宽带,第一件事,就是选择了WIFI6路由器。
古风玩数码
WIFI宝典
等几篇文章给我影响很大。
在小米AX3600和华为AX3Pro之间犹豫了很久。
最终选择了华为AX3Pro,价格是第一因素,对华为的信任是第二位,第三,也有在后期可以扩展华为系智能家居的小心思。
当时是9月份,某宝搞什么活动,不到300元拿下。
因为值友们说这个散热不好,又入手了个散热器。
3、家电的选择
1)首先是传统的几大件。
空调,选择的是美的旗下酷风中央空调,没有智能系统。后期通过红线进行遥控,这个后面再具体讲。
洗衣机,美的洗烘一体机,不带智能。
冰箱
2)厨房
热水器, 美的零冷水
净水器 ,美的玄武,还送了管线机
洗碗机
电饭煲
3)卫生间
Yeelight智能浴霸Pro
当是在某鱼上收的,到手价780元。
4)音响
米家的配置了两个音响
一个是万能遥控版,现在已经停产,在某鱼上收的
一个是触屏音箱8
天猫精灵2个,一个方糖,一个方糖2
5)传感器、网关
全部配置的是米家传感器,包括人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门窗传感器。为了配合传感器,又添置了小米网关
6)天猫精灵智能红线遥控器
7)电动窗帘
电动窗帘的选择,必须要花费较长时间的篇幅来讲一讲,这应该是花费最高、等待时间最长的一款智能产品了。
因为房屋格局的限制,我们不得做一个3米多长、单开的窗帘,考虑到拉着太费劲,电动窗帘是必选项。
但是,在这个窗帘的选择上,我们遇到很多困难。
第一个困难是,要不要装电动窗帘。
在这个问题上,我和我们家领导讨论了四个多月。
当然,在她前期还没有同意的前提下,在安装线路的时候,我提前布置了插座。当时的想法就是,不安装了就当多花点钱,安装的话,可以直接安装上,不需要再考虑电源的问题了。
我一直讲,3米多的窗帘,整天手拉,会很累的。但是安装电动窗帘以后,语音直接控制,轻松、简单。最终,经过反复讨论,电动窗帘被提上了日程。
第二个困难是,选择什么样的窗帘。
尽管是个十八线的小山村,但是我们还是把市面上所有的窗帘店都给转了一遍。遮光的、棉麻的、棉纺的、轻纱的,等等,看的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但是没有一个是我们两个能满意的。
直到最后,在好好住上看到案例,竖百叶,这个经典款式一下就打动我们了。
第三个困难是,找不到合适的电动窗帘。
竖百叶,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品种,尤其是在家居装修中,使用更是不多。
而且与普通窗帘相比,竖百叶窗帘除了拉开、闭合这个动作以外,还要有一个收拢、打开帘页的动作,操作要更复杂。但是受众更小,所以商家的开发兴趣并不高。记得当时在线上线下各种寻找,就是找不到带电动窗帘的百叶幕墙。
正当准备放弃时,在某宝上遇到了这个,米家天猫精灵双平台电动竖百叶窗帘,完美契合了我们的需求。
店家当时在做预售,说明的就是正在搞技术研发,不能保证最后效果。不管那么多了,下单。
又等待了将近两个月,店家发信息说,打开闭合能够实现双平台控制,但是个收拢、打开帘页,厂家研发了很久,就只能通过天猫精灵控制,米家无法实现。他们也不打算再研发了。
刚好,我家双平台,只要有一个平台能实现,就OK了。
就让店家发货了。
第四个困难是,安装尺寸不够。
在下单时,店家已经安排了线下测量尺寸。
货到后,在安装时候才发现,店家只设计了一种电机安装方式。
电机只能安装在内侧,导致安装尺寸不足,然后窗帘杆有一点露出来了。
因为这个问题,安装师傅跑了两趟,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一天时间才算安装完成。最后,还有部分漏出来了,影响美观。
这是我添置的最贵的智能家居了
前前后后差不多超过半年时间,花钱最多的就是这个了。
8)安防设施
米家智能锁、米家猫眼,之前文章已经介绍过了。
9)米家扫地机器人
10)米家新风机
11)晾衣架
这又是一个坑了。
在晾衣架的选择上,当初在米家、邦先生、好太太之间犹豫。但是与客服沟通,安装尺寸不足,或者,安装以后,没法正常使用。
只能全部放弃,只能上单杆晾衣架。还是和电动窗帘遇到的问题一样,太小众了,厂家不研发。而且还没有了类似电动窗帘的运气,最后只能安装了一个可以遥控控制的单杆晾衣架,至少是解放了双手。但是价格相比来说,还不算便宜。
三、双平台使用的感受
1、APP的使用
1)米家太臃肿了。与天猫精灵相比只需要一个APP相比,小米系的,需要米家、小米音箱,因为我还有个小米手表(这个以后我还要单独再出一期来讲),所以,还要安装谷歌的Wear OS和小米穿戴两个APP。也就是开篇那个多APP的重要原因。
2)米家APP相比较天猫精灵APP,更符合消费者。
以PTX开关为例
在米家APP里,是这个样子的。在连接进平台以后,可以直接改名,能够很直观的看到开关。
在天猫精灵APP中,如果不改名,根本就不容易分清开关。
现在还是已经升级过的,在刚开始,按键的二级分类还在主界面里,现在总算是能归到子类里去了。
3)在场景联动设置中,天猫精灵比米家更简单。
比如,在自定义场景上,米家需要根据指引,一步一步设置。
天猫精灵的自定义设置更加简洁,让人能够一目了然,知道要怎么操作。
另外,天猫精灵还有一些预设好的场景,简单设置后,就可以无脑使用了。
而且,天猫精灵还在升级中,相比较米家已经有点落后了。
4)关于双平台各自的扩展性问题
这问题,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值得再开一篇单独说的话题。这篇文章,先简单谈一点自己的认知。
大多数人接触智能家居,要么智能音箱,要能智能开关电路。
智能音箱的话题,还得再开一篇单独讲。
单从智能开关电路上,就可以看出米家和天猫精灵的一些区别。
在米家中,开关电源和照明是两个分类。而在天猫精灵中,合并为一个分类,叫电工照明。
米家中,直接显示的是具体的智能家居
在天猫精灵中,而需要在子类中再进行选择,已经有图,就不再挂了。
点击进入后,在选项里再进行选择,上方还有品牌导航,相比较而言,操作更直观简洁。
为什么这么说?点击要比输入更省脑子,按照人类的习惯,更省劲的事情当然更
而且,从灯一个品类,米家支持的灯数量没有天猫精灵多,这是我在翻阅、截图时得到的直观感受。具体结果,等专门做音箱时,我再专门数一数,做详细的测评。天猫精灵的产品线可能更丰富一点,但还能感受到的是,天猫精灵中各种灯泡居多,见上图。在品类的支持上还是有差距的。
2、传感器
智能家居的发展需要智能感知、识别和通讯等技术支撑,而感知的关键就是传感器。
如果说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心脏”的话,而传感器就是整个控制系统的“脉络”,掌握着整个系统的“中枢神经”。
或者,也可以说,传感器是智能家居中的“眼鼻耳”,因为智能家居离不开对居住环境各种数据采集,也就是说,要把家居环境中的各种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
智能家居传感器主要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水浸传感器、门磁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人体存在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等。
目前,米家的各类传感器相对品类齐全。我已经使用的主要就是人体、温湿度和门窗传感器,俗称“三件套”。其他的像光照、水浸、甲醛、天然气、烟雾等,暂时还没有需求,也就没有入手。
天猫精灵追赶速度很快。之前,我在购置传感器时,天猫精灵还没有传感器这个品类,但是目前,天猫精灵秒物、海曼、鸿雁、易微联等也已经陆续推出了各类传感器,从产品线丰富上,还不如小米。具体效果如何,我也没有实际使用,暂时不予置评。列入下一步计划中。
3、音箱
如果要吐槽的话,首先是米家,隔三差五地会突然冒出来一句话来,诸如你说什么、对不起没有听清、我在等等,说明小米同学的唤醒词过于灵敏。
天猫精灵有时候又不敏感,有时候呼喊需要声音大一点才行,尤其是环境嘈杂时,唤醒更是不灵敏,这点不如小爱。
二者之间的智能程度比较,网上有很多测评、视频之类,也有很多段子,就不再多说了。基本上一个二傻子PK大傻子,稍微复杂一点的语句必须拆分,或者要严格按照规定格式进行,有的时候也气人。
4、双平台以外的美的家居和华为智慧生活
家电以美的居多,连接入美的家居APP。
需要说明的是,在购买之前,我知道净水器是支持天猫精灵,其他的应该是2020年底左右,随着美的家居的升级,能够全部连入天猫精灵。
在此之前,基本上事开机连接,然后没有用处了。
直到热水器能够连接上天猫精灵以后,才逐渐开发了新的用处。
至于华为智慧生活,主要是路由器管理以及欧普的智能灯,暂时没有连到其他地方。
四、我的一些智能场景设置
1、自动开关灯
主要包括进门自动开灯。
在没有安装小米指纹锁之前,主要是通过门窗传感器、人体传感器实现。
设置条件为,打开门窗传感器且感应到人,打开客厅灯。
安装指纹锁后,设置条件为打开指纹锁,自动打开客厅灯。
在厨房、卧室、卫生间等,通过人体传感器,实现自动开灯。
还有自动关灯功能,主要通过设置人体传感器时间来实现
这几个场景,均为米家设置。因为当时天猫精灵还没有传感器买,所以只能上小米。
2、看电影
主要涉及到灯光、电动窗帘
设置条件为,语音控制或者APP手动控制后,关闭客厅灯光的同时,关闭窗帘,25秒后,扭转帘页
目前,正在思考如何能把打开、关闭投影仪加入场景设置条件中。
PS。哪位值友有性价比高的电动幕布可以推荐一下。
因为之前说过,米家不支持帘页扭转,所以,这个指令是通过天猫精灵实现控制
3、洗澡
洗澡牵涉到燃气热水器和浴霸
燃气热水器是美居控制,可以通过天猫精灵实现控制。
浴霸是Yeelight智能浴霸Pro,需要通过米家控制。
所以,洗澡时候要喊两遍,这是我在使用过程中觉得最不舒服的点之一。
燃气热水器的场景设置为,听到洗澡的口令后,打开燃气热水器,设置温度。
浴霸功能为设置为听到洗澡口令后,打开浴霸风暖、灯光。
这样,等待两三分钟,到浴室时,水温、气温都刚刚好。
洗澡之后,浴室湿度是极具上升的,又增加了自动排湿的场景设置
4、温度控制
其实主要就是开关空调
目前,在客厅,使用的是小米万能遥控音箱,在卧室使用的是天猫精灵万能遥控器。
客厅设置了如果温度高于31℃,有人移动,自动打开空调。
计划下一步再设置一个物理围栏,当气温高时,进入围栏内部,就自动打开空调,离开围栏,就自动关闭空调。
卧室,暂时使用语音控制,没有设置联动场景。
5、自动换气
空气质量不好,自动打开新风机换气。
不过,好像没什么作用,因为新风机自从使用以后,除了清洗滤芯,就没有关闭过。
6、其他
现在正在研究,如何让让两个音箱之间相互控制。值友有比较好的意见,也可以提供给我。
在这多说一点,小米的碰碰贴特别好用。烧录进信息以后,手机碰一碰轻松实现各种场景,这个我还要抽时间再写个长文讲述。
其他的一些控制手段,更多是通过手机APP直接点击或者语音控制,就不多说了。
五、下一步升级改造计划
1、增加天猫精灵传感器
2、想办法能尽可能打通两个平台
3、购置增添几件厨房小电器
4、地理围栏功能
六、使用中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目前来说,智能家居是一个大趋势。使用智能家居,可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让人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也让人变得更懒了。现在在家,我是能动口的坚决不动手,能点APP的坚决不动腿。正如我在文章开头就说过的,如果让我回到从前,我肯定是不乐意的。在这一点上,我是坚决支持上智能家居的。
1、金钱方面
我现在全屋智能的花销,简单核算,如下图,合计1.8W。
智能家居这个东西呢,怎么说呢,丰俭由己。装一个9块9的智能灯泡也算上智能家居,安装华为的刚推出的全屋智能也是智能家居的一种。用什么样的设备、上什么样的系统,这些都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和钱包负荷来衡量。
而且,随着现在生产厂家的支持,智能家居的选择面也越来越大。像我这样,不到2000块钱的电器遍布全屋,幸福感也很强。
2、千万别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
这点上,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冰箱。
最开始,购买冰箱的两个原因就是颜值和智能化。
但是,在使用中才发现,上个智能化,最大的功能就是调节温度。这个,基本没有太大的存在必要吧,我觉得。谁家会没事隔三差五的调整冰箱温度玩嘛。
至于记录存放食物功能,要需要手动输入的。也提供了所谓拍照、拍购物小票的选择,只不过这些都是一个结果:麻烦,不实用,与实际生活场景相差很远。
当然,也有正面教材。比如洗碗机,其实上智能化这个事情,我一开始觉得无所谓的。因为我是要买一个洗碗机,带不带智能不在考虑之列。
但是,经过几次把锅碗瓢盆扔洗碗机里、关上机器、忘记开机、直接走人、然后远程开机控制的经历之后,嗯,确实挺香的。
3、能用智能家居就尽量用智能家居吧
通过半年使用感受,最直观的就是自动开关灯这个场景了。最开始,我家领导还觉得纳闷,随手的事情,为什么不能随手做呢。结果,用下来之后,真香。尤其是晚上进卫生间、厨房,不用再摸索开关,直接进,就开灯了。特别是有几次晚上姑娘睡觉以后,半夜抱她去洗手间,自动开启浴霸小夜灯的场景联动,让我得到了好几天的称赞。
4、使用的第一个智能家居往往决定了今后的升级路线
从目前市场来看,各大平台之间还处于一个增量时代,对于打通数据壁垒、实现相互之间互联互通的想法还不是很充足。相比较而言,生产制造企业在这一块还是有相当大的动力,因为,数据互通的话,对生产制造企业是利好消息。
在上智能家居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后期的升级、拓展、更换问题。这是比安装使用更重要的问题。
就像我,第一件使用的智能家居是天猫精灵联盟支持的佛山照明出品的智能灯泡,9块9包邮。就是通过它,打开了我的一扇大门,原来根据生活场景需要,调整灯泡色温、亮度这么好玩,这么实用。
所以,在后来,我上全屋智能家居的时候,虽然天猫精灵当时支持的品类不多,但是,我还是坚持走了以小米为主、天猫精灵为辅的双平台智能家居模式。而之后的电动窗帘选择安装,也验证了我当初的判断,支持了我继续这样搞下去的理由。包括选择家电,我没有刻意在米家挑选,只要是包含智能的就可以,因为双平台的容纳度可以更宽、选择面更广。
5、必须理解,智能家居并不是智能。
智能家居的说法,更多地是与传统家电控制手段相比。如果按照人工智能六阶分级系统标准来进行判断,现在的智能家居仍处在L2、L3的阶段。而国家去年8月份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对下一步人工智能的支撑技术、产品标准等研发,指明了方向。人工智能,在短期内突破的可能性还需要一定的积累。
就我的使用感受而言,有些时候真的能被气死。特别是两个白痴音箱互相对话的时候。
以上,都是个人一些观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