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传感器发布已有数月有余,八哥也从发售之日开始使用了,可各大论坛老有部分人员说门窗传感器2的续航不行,这就纳闷了,难道八哥我买了一个假的门窗传感器2?
于是作为喜欢用数据说话的八哥查阅各种官方资料,设计测试环节,花费了5分钟的功夫完成了这次测试的设计工作,又花费了近一周时间进行了测试。所以这次八哥决定反着来,先说明测试过程以及结果再介绍商品。
首先拆解了家里的好几个小米积木,包括公路赛车,挖掘机等,凑够了本次测试所需的零件。利用齿轮配合和公路晒车的动力电机,做出了下面一个的装置。他的工作原理看后面动图。
它将不间断的对门窗传感器进行开合动作,最后工作时间和开合频率计算次数。
最后取出一对全新的门窗传感器2,连接设置好米家后,启动装置,我将积木机器人app里显示的控制电机转速的部分保持在10转/分钟,检查App显示开合状态和实际开合匹配,此时开始记录数据。
录屏米家APP此设备的开合同步状态,读取此速率下开合次数,为30次开合/分钟,换算后即900次开合/半小时。(注1:此处为保证电机电量充足,每次测试只进行10分钟,充电休息后继续进行,包括休息时间,整个测试将间断持续数日;注2:门窗传感器工作日志里每分钟最多显示12次状态,既6次开合,而八哥从录屏结果里读数确定为30次开合)
在提供最后结论之前,计算一组数据,按照每天开合30次计算(大部分普通家庭应该够了吧),每月30日,每月900次开合,即本次测试半小时=1个月开合次数。
八哥经过3天努力,测试18个10分钟后,门窗传感器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并且App无电量提示。此时按上述计算的频率,应该是正常家庭使用续航不低于6个月。(由于八哥是纯手动太累,得到此结论后没有继续进行后续测试,如果有空继续测试,将在评论区补充后续累计时间)
说完大家争论已久的续航问题,现在开始进入介绍环节。八哥第一眼见到门窗传感器2的宣传照时,心里一惊,这么大个?但是它的实际大小以及与一代的对比照实际上是这样的。(摄影师一定是从战忽局转业的)
电池的更换也是和原来一样的,但是比起一代,传感器的重置按钮从一个小孔变成了按键,再也不用去找取卡针了。
而功能上就比一代强太多了,自带亮度识别,而且可以自定义亮度数值,总共分为1到7档(默认是3档),这就不会出现我觉得还不够暗(亮)啊,然后联动被执行了的情况,深度定制自己的习惯。在某些不需要测试环境光的地方,比如无采光的房间,可以直接关闭环境光检测的功能以增强电池巡航。
相对一代,还有一个功能也是可以自定义的,那就是超时未关闭的超时时间,目前可以选择10-50秒(每10秒一档)、1- 5分钟(每分钟一档)。
既然是传感器,最后作为全屋联动的八哥要为大家介绍一个非米家锁的回家还是离家判定的联动组合方式。
作为最早入坑米家的用户,八哥我刚换完指纹锁没几个月米家才有第一款指纹锁,为了保住包里的小钱钱暂时就不打算换了。但是怎么解决非米家智能锁的回家还是离家的判断从而执行相应的联动呢,这里八哥给大家一个解决方案。
需要一对门窗传感器和一个人体传感器。首先将门窗传感器贴在门上对应位置,人体传感器贴在入户可以对准大门内侧的位置。设置联动:
联动A:门窗传感器打开,执行,回家欢迎模式(此处回家欢迎模式为自定义,如开灯等)
联动B:人体传感器有人移动,执行,关闭联动A
联动C:人体传感器2分钟无人移动,执行,打开联动A
这样,当家里有人出门的时候是不会执行回家欢迎模式的,而外面有人回来就会执行回家欢迎模式。而米家智能锁更高级的自定义每个回家人员不同的回家欢迎模式,八哥也解决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