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立场声明:本文评测产品由本人自费购入,基于个人认知作出的评价,与大家分享信息,未接受第三方的资助。
简短懒人版
一言以蔽之,这不是一次完全理性的购物过程,并没有追求极致的性价比。而是屈服于产品的颜值,放低了对于未来售后风险管控的预期。
飞利浦的智能锁,实质上是飞利浦品牌授权给深圳柯尼斯制造、销售和分销。而柯尼斯背后,又是另一家智能锁公司凯迪仕。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可以算是一种贴牌产品。而凯迪仕和飞利浦是于2018年签了5年的品牌授权协议。5年到期之后,双方是否续约?如果不续约,后续的质保由谁负责,会不会成为孤儿产品,都是潜在的风险。
然而,苦苦比较良久后,范围圈定在凯迪仕的K10-w和飞利浦的702e/705e。又是纠结几天,还是因为飞利浦的颜值,特别是那个笑脸的迎宾灯,选择了705E。虽然心里总觉得不太对,违背了我一贯理性选择的原则,但还是不得不说太喜欢这款机器的外观设计,被颜值即正义了
我的买家秀
智能锁,买还是不买?
智能锁多年来一直在我的愿望清单里,却迟迟没有付诸行动。原因不外乎两个,价格与技术。
早些年当《来自星星的你》热播的时候,三星智能锁进入了我的视野。不过由于没有过于强烈的需求,加上当时三星好点的型号好像都是进口且价格都在5k到10k,甚至更高。回望家中这些细软零碎,似乎都不值得为它们去换一个锁。再往后小米系的智能锁开始进入市场,智能锁市场似乎也慢慢火起来,周围的人换锁的也慢慢多起来,从三星,到鹿客、优点、小米等国产品牌。渐渐地价格是下来了,但安全性的顾虑,却一直没有打消。智能锁的功能越丰富,越多的开锁方式,就意味着越多的破解方法。所以当早期智能锁开始以联网为卖点的时候,反而更打消了我换锁的念头。直到。。。
今年春节带着爸妈逛街,路过顺电看到了有卖智能锁的,而展销的几款里,飞利浦的705E这款得到了全家的认可。当然,我指的是外观造型上。
而后再翻出来之前爱否评测,其中的观点的确说服了我。绝对安全是不现实的,而应该在追求相对安全和便利上找到平衡点。考虑到目前所在小区本身是封闭小区,门口已经安装了电子猫眼,对门口活动可以实时报警的情况下,留给技术开锁的操作时间并不多。开玩笑地说,只要比邻居家的锁难开,就足够安全了,哈哈哈。
所以,总地来说,在小区整体安全有一定保障的情况下,智能锁引入的新风险不高。如果带来的便利性足够多,的确值得拥有。以我家的情况来说,家里人多,但又不是长住,备用钥匙又不是太充足。每次有家人过来住就要翻出来钥匙给他们用,用完又要收回来以便其他家人以后用。换上智能锁,对于经常来的家人可以录入指纹解锁。而偶尔来一两次的,可以提供临时密码。同时可以通过APP管理这些开门方式的权限,这个便利性很值得拥有。而主要的风险在于,如果APP被侵入,通过非暴力方式解锁入室,或者通过其它技术手段让门锁打开。这一点只能靠其它手段来避险了。
买哪一款,的确是个问题
打定心思上智能锁,这一看品牌还真不少,型号也是琳琅满目,有点挑花了眼的感觉。下面根据我筛选的过程,和大家分享下我选择的各个位面以及我自己的看法。
品牌
临时抱佛脚看了些评测的文章和视频,先是圈定了品牌范围:耶鲁、盖特曼、西勒奇、三星、飞利浦、西门子、德施曼、凯迪仕、鹿客。锁具作为家门的第一道防线,稳定安全是第一需求,而良好的品质和售后又是前一点的保障。小品牌不管是做工质量,服务网络,安装和售后,都是风险点,真不适合作为普通家庭的首选项。
当然不是否定小品牌,每个品牌都需要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只是作为普通家用,它们不是优先项。我认为小品牌可能更适合像酒店公寓等有整体安全保障,智能锁只是作为单独房间进出管理之用。且工程量大,有专门的施工安装人员统一完全,风险比较小。如果是各个零散安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于三分靠质量七分靠安装的智能锁来说,安装风险比较大,售后再跟不上,就是噩梦了。
半自动、自动、全自动
这里“自动”指的是锁体的解锁方式,即是设备验证完身份后,以如何解锁锁体划分为:半自动、自动、全自动。
“全自动”基本出现在推拉式的智能锁上,其解锁功能由带电机的锁体。当设备验证身份后,锁体内的电机带动锁舌,实现解锁。而关门后,电机再驱动锁舌自动上锁。让回家的过程简化成“抓住把手”(同时指纹验证)->“推开门”->“把手关门”(门锁自动上锁),整体过程流畅简单,是我最推荐的方式。
内置电机的锁体示意图
“自动”是在传统锁体上,通过锁体外的电机带动机械传动轴进行解锁,可以理解为由电机帮着你拧屋内的锁钮。这种外置的电机可以提供更大的扭力,甚至可以带动天地勾。但缺点是噪声大、耗电高,一般为锂电池供电。这种方案我觉得是一种过渡型产品,非必要不是太建议选择。
“半自动”是指在验证身份后,需要通过扭动或者推拉把手来带动机器锁体收回锁舌开门,关门后需要上拉等动作上锁。由于机械锁体内没有电机,不容易损坏,价格也相对便宜。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有部分所谓“全自动”的锁体,开锁是全自动,但上锁并不是像其它品牌靠一个弹簧锁舌感应上锁,而是使用计时器的方式来上锁。这种方式问题比较明显!一来对于有些带密封条的门,或者关得不太实的门,关上之后如果不会立即上锁,门可能会有位移,导致最后还是关不上。二来如果开了门处理一些事,如接快递之类的,时间比较长的话,就可能出现门还没关,锁舌就弹出来了,回头关门要是没有注意可能损伤锁体和门框。
参考
指纹识别及模块位置
指纹识别现在基本成了智能锁的标配,以至于很多人把智能锁称之为“指纹锁”。如果指纹模块位置设计得好,更可以把识别指纹和推拉门锁变成一个动作,让开门体验更加丝滑。因此在选购的时候,除了指纹识别使用的技术外,模块所在的位置,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主要的识别技术是半导全指纹识别,少量是光学指纹识别,更少量是指静脉识别。最后一个最安全,成本最高,使用得少,这里就不太多评述了。而光学指纹识别,对我来说已经是落后技术,却依旧出现在三星等某些品牌的产品上,的确是让我无法理解。由于光学指纹本身的技术限制,无法辨别是否为活体指纹,很容易被指纹膜所欺骗,着实不推荐。而除去少量的产品,市场上的大量产品都是使用的半导体指纹模块,只是使用的供货商不同,参数调校有差异,具体大家购买前多多参考各方面评测吧。
光学指纹识别
半导体指纹识别
而指纹模块的位置,才是我挑选的重点。因为我希望智能锁能够给我带来更加流畅的开关门过程。就如上面说的“全自动锁体”,需要结合合理的指纹识别位置,来实现这个流畅的过程。目前我观察到的模块位置有下面几种:
握把正面
推荐的位置。当指纹模块在把手上,抓住把手的同时,就可以完成身份识别,减小额外的开门上步骤。唯一的缺点是正面模块可能更容易被破坏磨损,要是遇到熊孩子搞破坏,容易是优先目标。另外就是要看设计了,毕竟在正面,设计不好容易影响美观。
正面握把上的指纹模块
握把背面
次推荐方式。指纹模块在握把背后,可以让锁体正面更加美观和谐,不容易被破坏。缺点是模块在把手后方,不是太容易准确地一次性抓到位置,需要多加练习。
锁体正面(非握把上)
指纹模块在锁体正面,但不是在把手上。这种设计需要用户先用手指识别之后,再把手放到握把上再推拉门。相对来说多了一些开门的步骤。
隐藏式
隐藏式的指纹模块,感觉就是上一代的设计了。模块要么收到锁体内,要么有盖体来保护。这意味着开门前需要先打开保护盖或者弹出指纹模块,然后识别验证,再去抓握把来开门。可能这些都是早期光学指纹模块太精贵了?都要保护得严严实实的。不推荐。
虚位密码
这个基本是智能锁的基本功能了。常见的是任意乱输入数字序列,只需要中间包含了实际密码就可以开锁。另外一种是如三星那样锁本身会随机提示你输入几位数字,然后再输入正确的密码。前者是主要为了防止被边上的人偷窥,而后者主要是为了防止长期输入密码在锁体上留下操作痕迹,从而让有心人猜出来密码。
对于第一种随机输入的,的确有防偷窥作用,但是一般情况下边上没人也不会去用。所以长期直接输入密码的确存在留下痕迹的情况,特别是光滑面板上。所以有些产品在面板上会采取防留存指纹的工艺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现在密码已经不是最主要的开销方式了,也不会是太大的问题。
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是最近开始慢慢流行起来的解锁方式,一般采用双摄像头或者结构光的方式来防止相片、视频等伪装。
但下面第二个图,飞利浦的DDL702这一款的介绍里,那两个点看起来更像是红外发射器,而不是摄像头。而第一个图是德施曼的,细看又似乎是两个摄像头边上还有两个小的红外发射器,中间还有一个摄像头。所以具体还是需要看详细参数和评测,这里就不赘述了。
人脸识别的优点是,验证更简便,特别是双手提东西的时候,看一眼就怀孕,哦不,就开门。手也不用出,直接用脚就可以开门了。当然前提是全自动锁,一般也只在全自动锁上才用这种技术。
顾虑嘛,安全性还有待验证。特别是像一些额外的安全功能,如防劫持。在指纹和密码上,用不同的指纹或者密码,在开锁的同时可以对锁管理员或者紧急联络人发出报销信号。这种功能可能一般用不上,但有总比没有好。不过用人脸解锁,方案可就没法用换张脸来解锁实现了。我见到过的是在解锁时,闭眼一秒来触发这个报警,但是实际要实现,不知道误报率和漏报率有多高。另外就是功耗,这也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目前看用干电池和锂电池的产品并存,应该功耗不至于太大。
缺点吧,使用环境受限。环境光这一点还可以用红外灯来补光,但空间上的问题就不太容易解决了。如我家邻居和我家的门是成90度角的存在,门把手还是靠近对方门的一边。这样一来,要么我开门姿势要比较特别,要么就要靠到对方门上,要么就是设备解锁角度要比较宽。另外对于走廊过往人多的情况,像我邻居一天遛N次娃,或者说门正好对着楼梯间天天有人上上下下,人脸识别会经常被触发,耗电会比较快。
IC卡、NFC、蓝牙开锁
IC卡开锁应该也是传统技艺了。一般来说都是所谓的CPU卡,每次刷卡后都会生成新的密钥,从而用以防止被复制,具体请看下面的参考文章。
NFC和蓝牙开锁是新近加进来的开锁新方式,可以用手机、手表、手环等设备开锁。由于不是我关注的重点,没有细究。整体来说会增加便利性,但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风险,如果没有强烈需求可以不开启该功能(铛铛!这时候能不能关闭不必要的开锁功能就尤为重要了!)
门卡的存在主要是用来补充上面其它解锁方式的不足。如指纹解锁对于小孩和老人可能不太友好,密码解锁对眼花的老人也不友好。所以为了方便老人孩子开门,让他们带着门卡也是一种选择。
缺点在于,卡本身也不便宜,而且卡本身只是钥匙的一种变体,除了没有丢钥匙带来的风险外,其它的不便都依旧存在。
双重验证
增加安全性的选项,适用于安全防护度高的场所。原来考虑这个功能,主要是早期选择的是带人脸解锁的一款锁。考虑对人脸识别技术的不确定性,当时就希望可以先开启“人脸识别”和“指纹”双重验证的方式,从而确保人脸识别不行时,指纹能再作一道防线。后来一想,都信指纹可以防得住,还要开个“人脸识别”耗电做什么?所以一般家庭应该用不上这个功能,打开了只会增加操作的复杂性而已。
锁芯等级
这个似乎不需要说太多,目前基本上都号称是C级锁芯了。只要是比较大的品牌,我相信没几家敢拿这个来忽悠消费者的。一切都请以小米作基准,哈哈。
真插芯、假插芯
真插芯、假插芯这个,网络上有些厂家在带风向说真插芯好,假插芯不行。其实本身“真”“假”这种命名方式就带着一定的风向。同样的使用假插芯的产品就会反过来说真插芯的问题。其实它们只是不同的技术实现方式。“真插芯”是指锁芯包含锁体内,而“假插芯”其实是指锁芯在锁体外,通过连动机构去带动锁体开锁。
我是比较认同只要存在,一定是有它们各自的优势。具体真假插芯可以参考"家电大兵"的文章:
家电大兵给出的示意图
简单地说,”真插芯“锁芯在锁体内,则锁孔也就必然在锁的正面。缺点是难看,且更容易作技术开锁操作。反而”假插芯“的锁孔就比较灵活了,常见的锁孔就被安排在了锁体的底部。对于开锁人来说,操作的空间反而更小。
常见对”假插芯“的责难,是因为其锁芯一般都在锁体外部,被认为更容易被暴力拆解。但现在智能锁锁体基本上都有防撬报警功能,且一但外壳被撬,不管真假插芯,在开锁人眼里,基本上已经没有差异了。
”真插芯“锁孔
”假插芯“锁孔
铝合金,锌合金,IML工艺
一般锁体都采用铝合金,更贵的使用锌合金,强度够,也更防撬。而飞利浦还在宣传他们用IML工艺,这个我也不是太了解,不过面板的确不爱粘指纹,手感也还不错,感觉比玻璃面板或者烤漆面板质感好一些。这里不是在推荐哪一种材料,不过建议大家购买前,特别是网购前,能在线下店面体验下先。
电池类型
基本上电池分为两个派别:干电池党和锂电池党。
干电池易取得,电量可能不如锂电池,而且一般应该不支持充电电池,而且部分电池还有漏液风险,这一点要非常注意。一般镍氢电池电压可能不足,而1.5V的5号锂电池可能是一个备选,不过现在还没也尝试。以后我试过了可以和大家报告。
另外使用干电池的机器,多是采用冗余电池设计。一般一组电池(如4颗)工作,另外一组备用,这样可以保证在一组电量消耗尽之后,不换电池就直接切到另外一组,直到用户有时候去换掉旧电池,实现不断电换电池。
锂电池电量更加充沛,可以支持带动更有力的电机,多见于可带动天地勾的产品或者带摄像头猫眼的产品。有部分产品猫眼用电池和锁体电池是分开的,以免猫眼意外情况把电都耗光了。我家电子猫眼就有过一次由于物业在门口修灯一直有人员走动,反复触发,一下午就把电都消耗光的案例。锂电的可能缺点是,只有一块电池,那拆下来充电的时候,是不是门锁就无法工作了。这个需要使用锂电智能锁的小伙伴来提供更多的信息。
关于续航,目前使用两周的情况来看,一开始开门约10次,电量还是100%。官方宣传里,一般干电池的机器可以续航10-12个月,而锂电池的机器反而是4-6个月。可能是使用锂电的机器功能更多,耗电更多。(如猫眼,人脸识别之类的)
干电池驱动
锂电池驱动
紧急情况处置
电量用尽
一般智能锁都会考虑到电量用尽无法开锁的情况。国内在售的产品,多是以Type-C或者Micro USB口作为应急充电口,可以使用充电宝为机器临时供电,使机器可以工作起来。不过一般不能提供充电能力,也就是说充电宝一断就断电,也不可能为里面的电池充电。如下图鹿客的产品,底部就提供了一个Micro USB的接口用来临时供电。
Micro USB口临时供电
另外一种方案可能就比较古老了,早期出现在韩国出产的产品如三星或者GateMan等机器上,使用9V电池给机器提供电力。可能是国情原因或者是社会发展了,现在9V的电池便利店都不好买到了。身边出现过大半夜回家门锁没电,又找不到哪里有卖9V电池,最后是邻居把自家万用表里的拆下来借他用才打开了门的情况。好在现在有外卖小哥可以帮忙跑腿了,店没关门的情况下还能跑个腿一小时帮忙买一个。
9V电池临时供电
系统死机
部分机器在室外充电口附近有重启按钮,可以重启机器。但重启不会触发解锁动作。
火灾避险
在室内部分,为了避免遇到火灾地震情况下,同时遇到智能锁失效情况,一般都会有机械开锁结构比如下图的旋钮。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下图指示是两个方向旋转都是开锁,实际上根据锁的安装情况,只有一个方向可以扭动,另一个方向无法大幅度旋转。可能是实际连接到锁体结构,与锁舌的行进方向有关。
紧急情况开锁旋钮
联网
目前越来越多的产品支持了联网功能,特别是低功耗WIFI技术引入之后,WIFI直联的产品也开始多起来,不再需要网关作为中介。
由于没有深入了解其它产品的APP,只能以手头飞利浦的APP功能结合各厂家的介绍作一点点介绍。联网功能的加入为智能锁赋予了更多的能力和可操作性,同时也可能会增加多一丝丝风险。不过整体上看联网能力结合智能家居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联网带来的主要功能有状态查询和管理、事件通知、远程授权、软件更新、猫眼监控等。
”状态查询和管理“是最基本且家家都有的能力。由于智能锁物理交互界面的制约,只能通过锁体上的按键和语音反馈来了解锁的状态和设置,是一个非常低效的工作。而有了与手机互联之后,可以快速地从手机APP上获取信息,并对智能锁进行设置。不过由于锁的能力和安全策略不同,对于设置这一块,不同的锁开放的能力并不相同。如飞利浦这一款,除了生成临时开门密码外,基本上不允许对锁进行过多的设置。连音量,语言这种与安全性关系不是太强的选项,都无法设置。而德施曼的APP介绍里功能似乎就多了一些。
”事件通知“也是联网后带来的主要功能。如果说”查询和管理“可以通过手机蓝牙短距离实现,那”事件通知”则是百分百必须依托互联网的。通过联网智能锁可以把开锁情况和异常及时反馈到使用者手机上,也为“安全”多增加一份保障。这个能力再结合猫眼功能,及时发现门口的异常,发出声音警示并通知用户,对于心有不轨者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的。不过我最终没有选择带猫眼的型号,一个是它本身耗电,二是我家本身有电子猫眼,已经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门锁我还是追求简单稳定为主,非必要的功能都可以被放弃。
“远程授权”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功能。之前未联网之前的智能锁,多是在出门前需要在面板上设置好一次性的密码,然后再把密码告知相关的人,但这样就失去了它的便利性。只适用于这里经常请保洁或者有规律访问的人员,但即使这样,频繁操作也会让人厌烦,最终可能就变成多加一个常用密码给人家了。而现在可以用APP自动生成随机密码,一次性30分钟内有效,不容易被猜到规律,也省了提前设置的烦恼,可以应对各种临时性入户的需求。使用场景比如家里亲戚来访,打工人又还没下班,就可以直接发临时密码,让他们可以先到家里休息,而不用拉着行李在外面晃。
当然”远程授权“是带来了便利性,其安全性也需要注意。毕竟它是APP里少有的能够直接让家门大开的功能,最好是人在门口了再发临时密码,以防被人截获。另外也一定要注意手机APP的安全,一旦这个被黑了,就可以拿着生成的密码开你家门了。
至于”软件更新"也算是附带的能力吧,至少可以让设备能够在出厂后,得到一些更新,减少一些可能Bug和安全隐患。不过我也没有对这个有过多期待,有就好了。
猫眼等其它的功能上面也说了,是锦上添花。如果家里本来就已经有电子猫眼了,就没有很大的必要了。
705E的手机APP
德施曼APP的功能介绍
夹手
夹手是全自动推拉门的常见问题,具体原因可以参考“家电大兵”的解释
大概解释就是常见的推拉门锁有部分是整体握把结构,而这个结构与门框的距离过小的时候小,就可能在关门的时候夹到手。如下图是用右手开关门,一般就不会夹到手,但如果是习惯左手拉门(推门的话问题不大),就可能由于握把和门框之间的没有足够空间而夹到手。目前从我实际使用上来说虽然发生的概率不大,但的确有可能发生。我家的锁安装和下图一样,是内开门。所以户外开门、户内开关门都没有问题。不过在户外关门,由于我关完门是往右走,有时候容易用左手关门,而门又很重,如果没注意,很可能就被随手顺过来的门夹到手。
夹手示例
实际夹手图T_T
而如下图鹿客的握把设计,手一般会放在握把上方,所以反而不容易夹到手。所以大家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不容易夹手的设计
反锁
反锁在机械锁里不是一个问题,但在全自动锁上,它的确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了。因为全自动锁是有电机驱动的锁体,而所谓的反锁更多还是在电机的控制之下,并不是真实物理反锁,而是逻辑上的去能(Disabled)。从宣传来上,不同锁的反锁机制也不同。有些是反锁也只能从室内开,有些是反锁了只能用物理钥匙或者管理员密码开。但我的确接受一个理念,就是家里有小朋友的话,一定不要选择物理反锁的。不然可能小朋友在屋内反锁了就有危险了。
防猫眼开锁、防误开
防猫眼开锁也是老生常谈,对于旋把式的锁,相对容易被开。不过目前市面上都有不同的设计来防止,比如需要同时按门上的按钮,再扭动握手才可以从屋内开门。而推拉型的锁,相对要被猫眼开锁会难一些。但这些产品还是会有一些设计来防止误开或者被猫眼开锁。
对于全自动的推拉型号,户内的设计多是为了防误开为主,防猫眼开锁反而是次要的。一般为了户内开锁方便,多数设备会有红外等传感器来触发解锁开门。但是如果只是一个传感器,就可能出现小孩子误触,或者有人走到附近误碰,都会触发开锁。所以一般都会安装两个感应器,只有两个同时被触及,才会解锁。
双重感应器触发开门
对于按钮开关门,也多是以双击才能触发开关,从而避免误开。这样的设计同时也就起到了防猫眼的作用。
按钮开关门
防劫持功能
也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功能,意思是说可以通过某一个指定的指纹、动作、密码、IC卡来触发无声警报,主动联系紧急联系人。像指纹、密码这两个我觉得还可以理解,但像动作,如上文提到的人脸解锁闭眼一秒,或者用不同的IC卡解锁,就稍微有点搞笑了。闭眼一秒主要是实现上有点难度,而用不同IC卡之类的,呵呵,有谁会没事带着两张不同IC卡上街,还要分得清哪张是正常哪张是报警。
布防、智能联动
常见的布防功能比较简单,就是出门之后长按面板上的“布防”按钮启动。启动后任何从室内开启门锁的动作,都会触发警报,只能算聊胜于无。
布防按钮
在如米家生态系统之类中的智能锁,则可玩性就多了。它们不一定需要有专门的“布防”功能,但可以通过互联的智能产品产生联动。比如出门上锁后,监控才打开,扫地机出来扫地,关上窗帘之类的,可以扩展出更多的玩法。
猫眼、对讲
猫眼和对讲一般出现在带摄像头的型号上。部分优缺点上文都有提到,优点是多了一些感应器,可以及时发现门外的动静,然而缺点就是耗电,影响稳定性。目前我使用的方案还是分离的设备,把视频监控的功能交给了独立的猫眼。
选型小结
综合上面我筛选的条件,最终在定位3000元以下的范围内,我基本圈定了以下几款产品:鹿客S30Pro;凯迪仕K10-w,K11, K20-v;飞利浦的702E,705E;德施曼R7P。
鹿克S30Pro
鹿客S30Pro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款,特别是它的造型设计,甚至LOGO,都很漂亮。但是我不喜欢的是它的数字键盘看起来是常显示的,总是觉得有点突兀。另外它是直插芯的产品,我不是太喜欢,特别是如果锁芯盖被熊孩子搞下来丢了,一直露着锁孔实在太尴尬。除此之外这一款联网还是需要连接蓝牙网关来接入互联网,这一点也需要注意。
常显的数字键盘
另外的另外,春节后出现了一个鹿客翻车的视频,虽然是安装的问题,但的确让我担心其售后的问题,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凯迪仕K10-w
凯迪仕K10-w也是重点候选项。它的造型和飞利浦的两款很像,是我比较喜欢的造型。“假插芯”,锁孔在底部,不容易被开。IML工艺面板,平时数字键盘是隐藏起来的,简洁大方。唯一让我犹豫的是其锁体居然没有防卡撬的剪刀锁舌。而问客服似乎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京东天猫上的评论也不多,虽然很多评测也有推荐,但不明白为何评论如此之少。
被隐藏起来的数字键盘
凯迪仕K11
凯迪仕k11主要的问题是。。。我觉得造型丑,哈。没有特别的特色,但是锁的造型我不喜欢,指纹模块方型的我也不喜欢,整体感觉是很壮实,所以虽然价格挺香,但一直没有太多关注。
凯迪仕K20-V
K20-V是今年凯迪仕主推的产品,还上了薇娅的直播间推。造型也是我喜欢的造型,带门铃,带猫眼,但不再支持刷卡开锁,这个是我比较需要的需求。因为家里有老人,如果指纹磨损比较严重用不了,用密码又不方便,IC卡可能就是一个重要的开锁手段。
K20-V黑色卖家秀
K20-V古铜色买家秀
飞利浦DDL702E
飞利浦DDL702E应该是去年飞利浦的主推之一吧,我记得。造型像一个挂在墙上的电话,带有飞利浦特有的微笑呼吸灯。不足是密码容量比较低,只支持10组,其它产品一般都是20组以上的。虽然说密码可能用的人不多,但总是希望能多一些。
DDL702E买家秀
飞利浦DDL705E
DDL705E是今年新推的款,功能和702E差不多,差异主要在外形和支持20组的密码,其它没有太多的区别。在线下看了实体机器后,家人更喜欢这个更加方正点的造型。
德施曼R7P
德施曼R7P也是很多人推荐的,应该也是一款不错的产品。但我着实不太喜欢它的造型,实在太方了。可能更偏现代感,更粗更厚,又是直插芯,而且其开锁的声音的确有点大,实在不知道为啥这么响。
选择
通过上面的比较,其实上就剩下K10-w,K20-V,702E,705E,这的确有点搞笑。因为飞利浦其实就是凯迪仕代工的,也就是说我最后选来选去都是凯迪仕赚到了。但凯迪仕这个品牌吧,网上风评参差不齐,之前被顶固选购似乎又没成,总给人感觉快不行的样子。而从其销量、代工贴牌的数量,又似乎还是相当不错。另外飞利浦又是和凯迪仕签了5年的品牌授权,那一旦双方不继续合作,售后由谁来保障就成了问题。反过来再想,其实不管他们合作如何,理论上说总是有一家要接售后这活。咱也不追求能有更新啥新功能,有啥问题能修就行。坐等合约到期双方的表现吧。
放下售后这事,看起来K20-v先要被排除因为它不支持IC卡,另外702E的造型家人不太喜欢,就只剩下k10-w和705E。最后就反复在这两个来回跳,直到一天看到k10-w没有用剪刀锁舌,同时705E的微笑灯实在太吸引我了,越看越喜欢。又再次去了线下顺电看了看705E,大喜欢,瞬间就拍板了705E,完全忘了授权过期后这事
没想到写了这么多,才写到了选型,太可怕了!希望上面的内容可以为大家提供到有用的信息。在下半篇我会再针对飞利浦705E的购买、安装、还有短期的使用感受,跟大家分享更多的体验,期待大家多多支持!
题外话
在搜索信息的时候,我发现现在的有用信息真的是相当地分散。像705E在张大妈这里基本没有人写过,702E也寥寥无几。而通过百度,基本得到的都是无效信息(如下图),点开链接里都是机器人生成的内容,型号都是错的,完全没有参考价值。B站上还有像“家电大兵”“锁哥智能锁”等Up主的相关内容,但也不多。需要参考更多的个人使用感受,只能到抖音上收集信息。问题是这些内容是无法通过搜索引擎可以得到的。因此,大家在搜索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多多开拓信息渠道,不要被束缚在一个信息茧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