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立场声明:本文所测商品为自费购入。如参加张大妈家的活动获得,我会在文中点明。坚持独立的评价观点是笔者创作的基本底线,绝不会因商品来源不同而有所偏颇,请各位放心。
实例情况
家里使用易微联的智能开关,替换了大部分常用的开关,例如客厅厨房饭厅楼梯卧室等开关。配合小爱音箱能够实现最简单的语音控制。
日常使用只需要喊出:“小爱同学”——“欸”——“打开客厅灯”即可以完成开灯的操作,即使是躺在沙发上也能完成灯泡的开闭。对于家里的中老年人,也能够实现一教就会,就连我80岁的婆婆都会语音控制灯了。
同时,因为我使用的iphone,非小米手机,所以非嵌入式的智能家居使用并不是很方便。所以我同时配合home assistant通过桥接易微联的开关实现在ios系统上也能控制。
如下图所示,在苹果的家庭中也能控制,并且十分灵敏。
对于非小米手机和iphone,home assistant也有对应手机app
因为其是一个非联网的本地软件,所以其启动速度虽然不如内置的ios家庭迅速,但仍比米家和易微联两个app启动快很多,而且手机性能占用更少。轻松实现后台常驻。
所以更推荐使用这个app。
故而,易微联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得以体现,特别是在生活中,只需要拿起手机轻轻一划一点,就可以远程控制开关。
毕竟本来就是冲着偷懒搞的,如果是一个非常麻烦的app操作,我为何不站起来手动去关呢?
另一个常用的功能就是,每次要出门的时候只需要叫小爱同学,关闭所有灯,就可以毫不犹豫的出门啦!(毕竟每次从负二楼出门都不知道一楼的灯到底关没有)
另外,开关还可以配合相关传感器实现自定义场景设计。
硬件介绍
本文介绍智能家居硬件,易微联sonoff的设备。
易微联的设备,泛用性广,支持主流智能语音音箱
例如小爱同学,我买了四个小爱音箱,遍布全家。通过在米家里绑定易微联的账号,即可以通过小爱同学语音控制易微联的设备。
不过可惜的是,并不能在米家app里进行开闭操作。
只能在易微联自家的app里面进行操作开闭。
不过易微联的app做得很不错。界面简单,操作也十分灵敏。
并且易微联的设备同时支持局域网控制和互联网控制,
意味着用户可以在家中使用自家网络实施本地控制,更加快捷和灵敏,即使断网也能进行控制。同时也可以在远离家的时候使用移动网络监控家里的智能开关的开闭情况。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便宜!
便宜的同时还支持更多扩展,性价比爆表。
而准确的价格,我在闲鱼买到的两个两控的开关,只要100块。淘宝上买了一个三开的也才89
看看这价格,真的是零门槛。淘宝上一些贵一些的机械开关也要二三十。
而且开关的长相也特别科技现代,我很喜欢这个
钢化玻璃的面板,真的不要太爽,就喜欢这种简约的设计。
软件设计
最简单的一部分,将易微联的智能开关替换家庭里的机械开关,并且保证家里的局域网的统一性,简单的智能家居系统就形成了。
只安装易微联的设备,只能通过易微联的app和智能音箱进行控制,而想要将易微联的设备嵌入到iphone里,或者使用一个体积更小反应更快的app进行控制以减少控制门槛。
那么安装一个开源的home assistant就必不可少啦。
本文以在黑群晖的docker里面安装,操作比起其他的系统,应该是最简单的系列了。因为群晖的完整的操作界面,操作难度和电脑基本相同。
具体操作攻略的话,站内就有很多大佬写的有
home assistant安装完成后,登录到界面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最好将用户名和密码记住。手机app登录的时候还会用到这个账号密码。不过就算忘记了也没事
home assistant忘记密码,只需要在如图地址,homeassistant根目录下删除.storage重启即可恢复出厂设置。
如何在homeassistant中添加易微联的设备呢?
1.在 网页中(github打开速度较慢)
下载对应插件
2.
将解压完成后中custom开头的文件放置到home assistant的根目录中
就是刚才.storage并排放
3.在configuration文件里添加
sonoff:
username:
password:
mode: local
reload: always
用户名和密码填写你的易微联账号,重启ha就可以看到易微联的新添加设备,然后添加至ha的ui前端显示就完事了
添加到ios上控制
只需要在刚才的configuration文件中再添加一行代码
homekit:
重启ha,就会看到通知里会有新苹果设备添加,拿起iphone对着二维码一扫,再添加就ok了
然后所有的开关都会同步到家庭中。
就可以通过ios的家庭进行控制了。并且通过家庭设置还可以进行家庭共享。只需要一个人设置完后,就可以把设备全部共享给其他人。因为我爸妈也是iphone,所以我共享给他们后,他们也能轻易上手,只管用就可以了。
相比于正规的homekit设备,本文所录操作和所选硬件,更为便宜和更为开源,功能性更强。但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和硬件基础。
实例视频
全文终,谢谢浏览
最后还是要感谢一下站内的大佬,我参照他们的教程,一步一步做的,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不过还是最终用上了智能家居
另文中因为非全教程,不详细之处和纰漏还请大家原谅。
不过本文均为在下亲历亲为做出的总结,时效性很高。
电脑控制棒是另外的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