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正需要一个人体传感器来搭配智能设备使用,没想到这么巧中了轻众测,感谢什么值得买平台。
感应和照明装置分开更好用
家里老房子因为没有认真设计,缺少光源,到晚上非常不方便。后采购了感应小夜灯才有效解决了晚上抹黑上厕所的问题。感应小夜灯本身是照明装置也是感应装置,感应到你之后,自己的灯亮起。但这样的一体设计也有不足,就是不能在A处感应,然后在B处亮灯。如果感应和照明装置能分离,适用的场景会更多。有了小米人体传感器2代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开箱外观
正面坐下小字强调产品卖点:1、移动监测。2、明暗识别。3、智能联动。4、体积小巧。还有支架赠送方便固定在各种奇怪的角度上。
背面产品具体参数一目了然。蓝牙5.0标准,使用CR2450纽扣电池(这种电池平时不多见),探测距离约7米,角度约130度。
拆开包装的全家福:传感器一个,支架一个,说明书一张。
拿一副5号电池,对比一下包装盒传感器分别有多小。好奇这么小的传感器,是怎么供电的?
传感器底部旋转可以拧开,可以看到一颗Maxell CR2450的纽扣电池。这个电池规格平时很少见,比常见的CR2032电池要厚不少。
传感器底部旋开后,是可以换上支架的。
有了支架,传感器可以朝向各种角度,而非只能平放桌面上。支架底部是一张双面胶,方便将其粘贴到任何地方。
连接设置
这个人体传感器是通过蓝牙进行连接的,还需要有一个蓝牙网关进行信息专递和终端的触发。今年双11期间,入手了小米小爱触屏音箱,刚好具备蓝牙网关的功能。配合米家台灯1s,就可以实现感应+亮灯的结果了。
首先需要将米家台灯1s和小米小爱触屏音箱,都连接到米家APP 中,同时连接在同一WiFi下。(这里设置不做展开,在米家APP中有相应的提示,比较简单)
接下来连接小米传感器2代。
所有设置都是在手机端米家APP进行,手机为小米Mix2S。
首先,打开米家APP,手动添加设备,找到小米人体传感器2代。按一下小米传感器2代上的唯一物理按钮。
下一步后手机就能识别到传感器。
传感器设置可以一直下一步,结合自己的使用场景进行设置。
手机连接小米人体传感器2一气呵成。在手机端可以看到传感器返回的信息:是否有人移动,以及环境光亮还是阴暗的提示。但只有把传感器和蓝牙网关连接,才能脱离手机来使用。
接下来要设置蓝牙网关。这个也在米家APP里设置
最后的状态就是传感器连接的是蓝牙网关,这才是真正可用状态。
如果mesh里面没有看到小米人体传感器2,可以尝试重启mesh网关(我的是小米小爱触屏音箱)。还有问题可以重新尝试长按传感器上的按钮,重置传感器,再重新连接。一旦连接上蓝牙网关,还是挺稳定的。
智能场景设置与使用
以传感器控制台灯为例设置智能场景,具体设置在米家APP - 小米人体传感器2里。
新增智能场景,逻辑很简单,如果什么样的条件发生,就执行什么样的动作。
针对小米1s台灯我设置了如下智能场景
只要感应到人动,且比较暗的环境下,台灯亮起。2分钟无人移动,则台灯关灯。
这样一来,只要黑灯的情况下(暗光也是可以的)起床,感应器感应到人,台灯就会自动打开。回来上床睡觉,2分钟后,台灯自动关灯。全程无需人去控制灯光,你也无需语音唤醒小爱同学,真的很方便。
此外,还可以设置智能场景的生效时间段。
使用感受
一开始担心蓝牙识别,再加上wifi传输指令,终端接收指令并完成动作,这个过程会导致明显的延迟。
实际使用的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从传感器感应到人,到灯亮,不超过1秒钟。
上图是从卫生间出来,客厅的传感器感受到人进来,台灯亮起。因为客厅对着卧室,传感器到床边的距离大致有5米,人一下床,台灯就能亮起,很方便。如果家里有支持蓝牙mesh的灯泡,在智能场景体验下来的感觉会比台灯更好。
如果家里有米家生态的智能设备,通过对传感器设置各种触发条件,再对应不同的执行结果,可以演变处各种有趣玩法。
实测传感器距离蓝牙网关5米也能正常使用。
一周使用下来,没有遇到断连的情况,稳定性不错。
结语
小米人体传感器2 + 蓝牙网关 + 智能设备,可以创造出很多让生活更便利的智能场景。
小米人体传感器2优点:
1)移动监测、明暗识别很灵敏,距离长,家庭使用足够了。
2)体积小巧,提供的支架可以固定在几乎所有地方。
3)可设置触发指示灯,让你清楚知道是否感应到了。
如果未来可以实现触碰进行配对,就更好了。现在的配对设置,对于家里老人来说,门槛还是有点高。
本次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回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