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买一个手环?
相信我们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不方便掏出手机看时间的情况,比如害怕刚吃完饭的油手或者刚运动完的汗手弄脏手机屏幕,又比如返校途中左右手都被行李占用着……
这时,如果可以抬起手腕就获知时间该多好啊。所以手表应运而生。
但为什么我要选择手环而不是手表呢?
因为手表能做的,手环也可以做,而且可以做得更多,比如显示步数督促自己每天绕操场跑两圈来应付下个月的体测。
当然手表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彰显,但作为一个恩格尔系数极高的大学生,还要啥社会地位呢?
又为什么会选择小米手环5呢?
作为一个被One UI圈粉的星粉,我不可避免地向三星手环投去期待的目光。
但作为一个恩格尔系数极高的大学生,当我看到三星手环最便宜的也要1000时,啊这……打扰了。
小米手环5,京东价179(胆子大点淘宝、PDD百亿补贴甚至可以149),图书馆多搬两周书就可以拿下。
再加上我一直觉得小米是一家很“年轻”的企业,就像雷总十周年演讲的那张海报一样,骑着单车一往无前。而且小米完善的生态体系,很难不让我对它的相关产品产生期待。
因此,当我在挑选手环时,出于对小米的期待,也出于对没有体验过小米手机的补偿,小米手环5成为了我的首选。
外观好看吗?
现在的手环千篇一律,其实和我14年买的乐心mambo外观上没太大差别。
但说实话,当我第一次拆开包装,拿出手环时,表盘玻璃折射灯光时的通透感还是震撼到我了。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在特定角度下或是使用浅色表盘时,表盘内的方形屏幕就会显现出来,和椭圆形的表盘表面十分不协调。
另外,屏幕还是会会粘指纹,在阳光强烈的情况下,可能映入你眼帘的首先是指纹,其次才是时间和其他信息……
表盘好看吗?
有些还是挺好看的,比如黑色的十周年限定,与黑色的背板完美融合,还有Are you OK?的世界名画。
有些就,给父母用更合适……
还有一些好看,但太花里胡哨……
比如柯南,一眼望去就是Logo和人物剪贴画,时间只有小小的一块区域显示,对于日常使用来说不是很方便。
系统UI好看吗?
普通且平庸,大概还停留在安卓5.0时期的风格吧。
配色饱和度很高;图标形状不统一;运用了很多渐变色,但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
虽然不能说它丑,但以现在的眼光看也称不上好看,只能用过时来形容。
步数检测
和Note10自带的“三星健康”APP数据基本相同,一整天的误差保持在在100左右。
实际步行100步后,手环记录了106步,我觉得已经足够精准了。
心率检测
好用,但又没什么用,而且费电。新鲜劲过去之后也就基本不会再点开了。
不过这个心率监测倒是可以让你成为社团中最靓的仔,你可以帮各种小姐姐们测心率,虽然对她们来说这可能只是工具人的新功能罢了
睡眠监测
同样,我无法知道它对于深睡、浅睡的界定是否准确,但它的的确确可以给出我入睡与醒来时间的准确数据。
它让我每天早上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眼镜看昨晚的睡眠数据如何,看着那些睡眠数据与评分,就会感觉每天晚上都睡得很香。
消息通知功能
虽然早就耳闻智能手环或手表的消息提醒功能,但在真正上手之前总觉得鸡肋——要在那么小的屏幕上面查看文字,不仅不美观,而且很憋屈。
但用了一个星期之后……真香!
它的原理是,通过蓝牙把手机通知栏显示的消息实时传送到手环屏幕上并震动。
也就是说不管是QQ、微信等即时通讯APP,还是淘宝、京东购物类APP,亦或是知乎、酷安资讯类APP……只要你想,他们的推送都可以显示在手环上。
日常的QQ、微信消息篇幅不大,所以屏幕虽小,还是能显示完全,但如果内容实在是多的话,往下轻轻滑动就能浏览全文,整体排版也并不难看。
如此以来就省去了掏出手机、点亮屏幕、解锁、打开APP这几大恼人的步骤,确实方便了许多。
还有一点很重要,消息推送的原理其实就相当于把手机通知栏的文字复制到手环上,所以别人给你发的QQ信息其实是撤回不了的,即使撤回后手环上还是有记录。
虽然长时间佩戴(为了睡眠监测睡觉也戴)还是会觉得有点难受,但消息通知和睡眠监测这两个功能还是使我“不舍得”取下它。
天气功能
武汉这几天阴晴不定,而小米手环5在主页面左滑即可进入天气页面,可以查看近7天的天气,虽然天气预报“7天纯扯淡,3天图一乐”,但能方便地查看明日的天气,来决定要不要带把伞,还是很方便实用的。
切歌功能
比降噪豆自带的触摸切换好用(降噪豆触摸的灵敏度是个玄学问题)。
但进入切歌界面需要左滑两下,然后再用粗壮的食指在细小的三个按钮中选一个去单击,存在误触的可能。
不过相较于掏出手机切歌,已经方便许多了。
闹钟与提醒功能
我不清楚对小米手机的适配如何,如果可以同步三星时钟和提醒上面的数据的话,那我买爆好吧?但现实是想要在手环上设定闹钟或提醒,只能通过小米穿戴APP设置。
闹钟还好,一劳永逸。但提醒呢?小米穿戴上的提醒功能简单,文字描述、时间、周期仅此而已,不能分类,不能分步骤,所以还是难以担此重任。
但闹钟倒是可以很好的解决宿舍早起的不和谐问题,因为它不用发声,通过震动提醒。
不过妄图用它来完全代替手机闹钟应该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连闹钟的响声都阻挡不了你赖床,区区手环震动,又何足挂齿呢?
还有一个秒表与倒计时功能,倒计时功能可以当作一个很好的番茄钟,在图书馆使用也不用担心吵到别人。
遗憾:NFC
NFC版与非NFC版差了40元,再加上开卡费,所以就退而求其次了。
毕竟我的Note10到现在都没有用上过NFC功能,出门有学校发的武汉通(大一发的100块,到大三还剩40),而且宿舍楼更新门禁后也不能用手机NFC开门了。
但如果我真的需要频繁刷公交、坐地铁、开房门的话,40就40,肯定还是NFC版本香,但可惜没有如果。
鸡肋:支付宝付款功能与拍照功能
这两个功能我到现在连体验都没有体验过。
实在不敢想象伸出手环往扫码机上扫时周围人惊讶的画面。
拍照功能就更别提了,镜头不是用来扫码的吗。
总结
很喜欢TESTVE说过的一句话“评价一部电子产品,要看当你失去它是是否会感到失落”,而我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小米手环5了。
早上被它的闹钟叫醒,然后查看昨晚的睡眠情况,下床洗漱,穿衣穿鞋。
出门时抬腕亮屏瞟一眼时间看看早课会不会迟到。
上课时把手机反扣在书本上,有消息来时,手环微微震动,余光一瞟,如果重要就点亮手机回复一下,如果不重要继续把目光投向黑板。
走在路上,带上降噪耳机,点开日推歌单,想听就听,不想听就切。
傍晚回到宿舍,随手一划看一下明天的天气,再决定要不要穿秋裤或带雨伞。
睡前躺在床上,点看今天的运动数据,然后满意的合上双眼,结束疲惫的一天。
它还有很多功能,比如运动记录、压力测试、呼吸测试,还有搞不懂什么玩意的PAI,虽然这些我都用不上,但就我用上的这些功能来说,已经足够完善,也确确实实、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所以,小米手环5,足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