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纯粹一篇个人体验,文中提及的所有头显器材均为个人自费购入,与任何厂商均无利益瓜葛。
通过两片小玻璃能看到万千世界——这事情已经根植我心许久。
从童年街头付一毛钱能看几分钟的“西洋镜”:
到少年时期的“立体镜”(一个塑料盒子,带两个放大观察镜头,用手卷动里面左右分镜的立体正片胶卷,就可以看到里面的立体图像)……很幸运,我找到了这玩意几乎是网上唯一的一张图片:
到了2015年前后吧,风靡过一阵子插入手机使用的VR眼镜,先后买过几台,无奈体验实在是一塌糊涂,即便是配合了彼时还算先进的三星2k分辨率的手机,看起来还是满屏颗粒。就类似下图这种形态的:
之后,有一哥们买了台嗨镜H1,体验过一阵后送了给我。不得不说,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台真正达到实用级别的VR头显:双目1080p的分辨率,相对比较小巧的头戴体积,甚至还能外接HDMI信号进来……我尝试过把《极品飞车》接入到它去玩了半个多小时,玩的时候没觉得异常,摘下头显后便晕车了,吐了一马桶。
嗨镜H1的缺点也是非常的明显,相当粗糙的制造工艺完全对不起当时3999的售价,而且还有严重的起雾问题严重困扰着我,为了用它看一部电影,我甚至需要提前热机二十分钟——在它发热后,起雾的问题才有所缓解。而且,它还没屈光度调节系统,这对于近视眼而言是非常的不友好,这也是我朋友把它送给我的重要原因。因为它比较糟糕的使用体验,不久后,我便把它束之高阁,进入积灰行列。
再然后,在2017年的一次展会中,不小心体验了一下HTC VIVE。
这感觉现在还记忆犹新——它给我开启了一个新世界之门——当时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射击游戏,还有谷歌出品的一个空中画笔软件,就足以让我震撼非常呆若木鸡虎躯一震。无奈当时主机带头显全套下来要2万多人民币,这价格成功劝退了贫穷的我,但却也在那一刻于我心中种下了离离原上草,野火烧不尽的那种。
次年,圆梦的机会来了:一款国产VR进入了我的视野:Hypereal
它有着和VIVE一样的分辨率,同时还拥有优秀的工艺水平;关键是,它的价格还不太贵,隐约记得是2千左右买的3摄像头版本。同时,也被迫升级了电脑的显卡,当时2千买的二手1070显卡,只是未曾想,数年后的今天,这张显卡居然还涨价了,白嫖了好几年还小赚了一笔……题外话,在此不表。
一时间,沉溺于各个VR游戏之中。
时间稍长了,开始嫌弃ta了。最大的痛点就是那大颗大颗的晶格,玩游戏时候紧张,不会觉得太过于明显,用来看影视的时候,那是简直不能忍,尤其是看美剧需要带字幕的,那字幕几乎是无法辨识啊。于是,蜜月期后,它又被我抛弃到收纳箱里了。嗯,臭男人都这样,我怎么能例外呢?
今年春节前,有这么一段时间特别寒冷。看着nas里的《豆瓣250部高分电影合集》,完成度还不到一小半,便琢磨着要用个什么设备,以一个怎样舒服的体位去继续观影。手头被抛弃了的那两个VR头显很明显不适合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
这时候,又一款头显进入到了我的视野:柔宇moon3D头戴显示器
官网看参数很令人热血沸腾:双1080p的AMOLED屏,有源降噪耳机,700度屈光调节……
这不就妥妥的是我的新欢么?官网5199元
某小黄鱼一堆全新未拆封的800元(这有个坑,下文细说),嗯,打了1.5骨折。还等啥呢?果断下单,顺丰次日到货。
是这样的,我下单时候在个群里吆喝了一下,群里有十来个弟兄跟着分头在不同的商家下了单。每个商家都说是全新未拆封过的产品,但我们拆封时候,感觉像是重新封装的——重新封装这也没啥,关键是陆续到的15台里,有4台有明显坏点。这可不是普通液晶显示器那种一两个像素的坏点,三星amoled屏的坏点大多是n个像素连一起的圆圆的黑斑,观影的时候非常影响视觉,肉眼看坏点大概直径半毫米,但戴上后,看起来比篮球还大!这当然不能忍啊,找商家换呗,可商家一开始就在那扯皮,说是新的没拆封的,怎么可能会坏……虽然最后还是给换了头显,但过程折腾啊。所以,如果有同学要买这款的,最好让商家开箱检查测试好再发货,我琢磨着这是上游厂家在清理返修库存丢出来的产品,不然也不可能短期内有这么多这么便宜的货源充斥在小黄鱼上。总之买的时候要擦亮眼睛,找信誉度高评价好的卖家下单,请务必不要追求首拆原封的快感,让卖家拆了检测没坏点再发货。
开箱图咱也不放了——其实是没拍。直接说感受吧:这玩意的包装和制造工艺水平当年是奔着5k多的售价打造的,从开箱观感上看,是完全打败了上个月入手的oculus quest2。产品的整体质感非常棒,从须到尾,都散发出“我很贵”的气息……
开机后,内置的几个爱奇艺等在线视频软件也不是不能用,但NAS里的资源画质明显更胜一筹不是。马上安装KODI,MXPLAY,DS VIDEO等,接入NAS。一堆测试碟、蓝光原盘等等看下来,从个人的观感评论一下:
一、屏幕画质9.5分。
1、得益于采用了两片高清AMOLED ,柔宇moon画面的黑位下沉得很到位。大多玩投影的都知道,看大屏幕的时候,画面的黑位很重要。目前绝大多数的观影设备都是16:9的画幅,而最近N年的电影大多都是2.35:1的画幅——这说起来挺复杂,简单的说,很多影视资源在16:9的屏幕上看,都会留下上下两条大黑边,如果你的观影设备黑位下沉不够,这两条黑边就有点晃眼……当然,黑位下沉的好处不仅仅在此,比如可以得到更高的对比度等等,这里不细说了。总之,这款柔宇moon的画面就是该黑的地方全黑,对比度很不错,明暗的细节表现得很到位。
2、色彩表现鲜艳到位。官网没给到具体参数,但根据经验和比较(丢一起比着看的,有前文提到的嗨镜H1,有新买的QUEST2),它的色彩表现是明显优于其余这两款的。
3、屏幕细腻,颗粒感不明显,也有说法是栅栏感或者晶格感。以我的裸眼5.0的视力,要很专注去盯着屏幕看,才依稀能看到屏幕的颗粒。如果非要观感做对比的话,大约是30cm距离看1920x1080的15寸笔记本屏幕的水准。
整体观感真如官方说的,它能呈现给你一个800英寸的巨幕。
二、音质6.5分。
柔宇moon配置的是一对头戴全覆盖耳朵的耳机带主动降噪,不可更换。整体体验在及格线以上一点点——说很糟糕也不至于,只是大动态是不可能的,低音下沉是不够的,降噪是被博士QC暴打的……总之,能听个响,一个人戴着看电影还是有点沉浸感的。
三、佩戴舒适度6分。
这玩意看着很高大上,前面说过了,工艺材质看起来摸起来都非常不错,位居前列。但戴起来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首先,它很重。在我的体验而言,以坐姿戴着它看完一部90分钟的电影那绝对不是一件令人身心愉快的事情。
比如我家丫头就只能这么看,看十来分钟她就嚷嚷手累不看了——这样也好,保护视力。
当然,我一般会歪在沙发上半躺着用它看电影,调整好体位后长时间观影还是相当舒适滴。
还有一点令人吐槽的是,它的面罩设计得及其不科学,经过仔细观察研究,最主要的问题是它给眼睛的开孔实在太小了,导致观看时候觉得视角很小,怎么调节姿势都无法同时看到屏幕的四个角……最后,我发现把面罩摘下来后,便带来了一个新世界,然而,面罩摘下来又会产生大面积漏光的问题,但我一般都是晚上才有时间用它看电影,关了大灯也就无所谓了。当然,把面罩的眼睛的孔扩大应该也是不错的办法,但我有点狠不下这心。嗯,到最闲极无聊的时候可以考虑扫描这个面罩建个模,略微改造一下再3D打印出来,这不是太难的事情,完全在能力范围内,关键是懒癌+拖延症的并发,我估计这计划最后会无疾而终,万一有同样的想法且付诸实施的人弄出来了在小黄鱼上兜售呢?那岂不是妙哉?
四、使用舒适度3分。
这玩意没到手的时候,看官网介绍是触摸操作,官方宣传片那小姐姐的柔荑轻轻一触便实现各种功能……看起来很黑科技很高大上是吧?于是心中充满了期待。燃鹅,当轮到自己操作的时候……咳咳,反正老夫最后是接了无线键鼠来填wifi密码的。在这点上,还是嗨镜在盒子上按键操作来的实在,虽然看起来不够逼格,但胜在实用。这感觉,完全就是当你历尽千难万险击溃一众情敌把一大美人娶回家后,居然发现她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啥都不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你又不忍心休了她,于是最后你只能委屈自己迁就于她给她当牛做马甘当孺子牛……
言而总之,对于柔宇moon这款产品,我个人的整体评价是:如果我花了原价5199买了它,我会捶胸顿足痛哭流涕追悔莫及恨不得扇死我自己;但如今只是花了800块买的它,那还是挺香的,非常之香。作为观影的一款工具,柔宇moon的整体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
下集预告:VR新纪元——oculusquest2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