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立场声明:在经典里沉思,在经典中成长。
俗话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当我们阅读历史人文类书籍时,总会带来无穷的想象,用上帝视角看着千年前的兴盛衰亡,从中获得些许感悟。
所以今天为大家推荐 9 本超经典的历史人文类书籍,豆瓣均分 9.2!有趣史料、年代小说、古典美学,应有尽有!
01:明朝那些事儿
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
相信不少人听到史书,脑子里浮现出的第一印象就是,晦涩、枯燥、无趣。
但当年明月凭借一已之力,扭转了大众对于历史书籍的刻板印象,他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是我见过最通俗有趣的史书,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就连理科生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在他笔下,历史人物不再是陌生模糊的印象,重大事件不再是一段枯燥的文字。网络化的语言让人物变得立体鲜活,小说化的叙述方式让情节跌宕起伏、精彩无比。
除了是学习明朝历史的不二之选,作者还会用犀利的文字揭示事件背后的道理,一针见血,意味深长。
例如:
所有的英雄,都是平凡的人。千回百转,千锤百炼,矢志不改,如此而已。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好商量,但只要涉及利益二字,翻脸会比翻书更快。
02:万历十五年
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
之前大火的《人民的名义》,我现在才看,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剧中政法委书记高育良总是念叨《万历十五年》。
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态,在闲暇之余翻开了它。
这本书不同于大多数按时间线叙事的书籍,它以万历皇帝、张居正、戚继光等 6 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出发,从不同角度勾勒出万历十五年的明代社会。
第一章就吸引了我,受着严格管控的万历皇帝想要大展宏图时发现,不仅每天要和群臣争权,还要被各式各样的规矩束缚,终于有一天忍受不了,直接罢工。
就像作者给万历皇帝的定语一样:一位活着的祖宗。皇帝罢工不玩了,群臣们开始慌了,这就引出了下一个人物「和事佬」申时行。想知道下一个故事吗,快去看看原作吧!
0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如果你想了解封建时代的中国政治制度,看这本书总没错。它选取的是大家最关心,也是政治制度上最具代表性的朝代「汉、唐、宋、明、清」。
你知道唐朝的男子凡是满 18 岁就可以得到一块地吗?你知道清朝走在大街上是不可以说八卦的吗?如果想了解更多历史上奇奇怪怪的制度,那就看这本书吧!
04:生活与命运
20 世纪最伟大的俄语小说
这是一本刚问世,曾被勒令「两三百年内休想出版」的书,却在多年后被誉为当代的《战争与和平》。作者瓦西里·格罗斯曼,是世界上用文字记录犹太灭绝营惨况的第一人。
书中写满了当时灭绝营中惨无人道的事件,报社人员因为打错拼音,而被判刑十年;忠臣的共产党不愿被迫承认不曾犯过的罪行,遭受精神和肉体的打压......
这本书不仅仅书写了战争的残酷,还记录着人性的不堪,胆小慎入。
05:活着
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
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这本书,它讲述了一个人苦难且富有戏剧性的一生。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嗜赌成性、败光家业,母亲未得到及时救治去世,女儿变成哑巴,妻子患有软骨病,儿子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外孙因吃豆子撑死......
反复发生的死亡,一波接一波的苦难,不仅给剧中人物沉重的打击,也让读者感到震惊。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经历过这么多痛苦,年迈的福贵依旧乐观豁达地活着。
现在不少人动不动就说「人生不值得」,相信看完这本书,他们会有明白生命的难得和可贵。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06:黄金时代
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这是直面人性的一本书,它的问世,实现了知青文学的突破,并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小说开篇就讨论下放女医生陈清扬是不是「破鞋」的问题,天盖地的性爱描写更是这本书最独特的特点,在那个欲望被视为罪恶的年代,恣意大胆、放浪形骸的文字差点让这本书出不了版。
除了内容别具一格,它的语言也很他别,用中国人特有的诙谐幽默来描绘黑暗、肮脏的一些东西,反抗那个奇怪的年代。
夹叙夹议、反讽、倒叙、插叙等写法,更是还原了文革时期荒诞的社会现象。如果有朋友对那个年代或是语言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