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立场声明:本文所测商品全部为自费购入。
我是最早在2015年开始买入智能家庭设备的,之前也在什么值得买上发了多篇有关智能家庭的文章。多年的体验,让我有了一些总结。这篇文章就是我对六年智能家庭体验的总结,以及一些智能家庭必选的推荐。
这里提到的智能家庭设备,默认就是指小米、米家的系列设备。先看一看我之前的系列文章:
智能家庭的几点认识
我是从2015年,最早购买米家智能家庭网关与门窗提醒开始逐步进入智能家庭的。经过六年的时间,现在我已经有了54个智能家庭设备,基本涵盖了几乎全部的智能家庭设备品类。
54个智能家庭设备,我是陆陆续续购入的,体验下来,关于智能家庭我有了几点认识。
1.智能家庭不是必不可少,而是锦上添花
智能家庭总体来说,是一种锦上添花式的体验。也就是说,家庭如果没有智能设备,并不会怎样。智能家庭设备并不是像空调、冰箱、洗衣机、洗碗机,是家庭必不可少的电器设备。而是更类似于高清、1080p、4K视频一样,是更高的舒适体验。一个人如果没看过4K的超清电影电视,并不会意识到4K影视体验有多么好,即便没有4K影视,也并不会造成多大的生活影响。
拥有全套智能家庭设备后,会给生活添加很多的便利,没有的话,也并不意味着有多大的损失。这和冰箱、洗衣机、空调、洗碗机带给人的极大舒适度提升,是不可比较的。
2.智能家庭设备对用户的技能要求非常高
54台智能家庭设备以及相关的智能功能设置,都对用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门槛要求。智能功能的设置即便已经非常简单,但对于初级用户来说,依然有些复杂。而且智能功能的设置,没有基本的编程概念,或者说基本的逻辑知识,是不太容易理解的。这些智能逻辑,对于受到过计算机教育的理工科用户,非常容易理解,但对于文科用户,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认识的了,更不要提上了一定年纪的用户。
米家的app,会有简单智能功能的设置推荐,教用户一步一步地完成智能功能配置。这个难度对于初级用户究竟怎样,我也不好判断。
3.智能家庭设备需要频繁除错与调试
智能家庭设备是基于电子技术开发的,而电子技术相比较机械功能部件,有一个特点就是出错率较高。更不要提这些电子设备还有非常多的升级与更新。每次更新后都意味着有一定可能会出错。
这是电子设备的特点所决定的,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缺点。但这就意味着,对用户有很高的要求。需要用户不厌其烦的除错,找到故障的原因点。
比如我的一款可以遥控空调智能空调伴侣,就遇到过可以遥控空调开机,但不能遥控空调关机的故障,我反复检查后,认为是固件问题,在后台提交了bug。不久,再一次升级过后,问题解决了。但又一次升级后,故障又复现了。我只能等待设备再次升级。隔了一段时间升级后,这个问题终于不再出现。
再比如另一台智能空调伴侣,遇到了无法控制空调的问题。我仔细检查,发现功能正常,设备也有声音响应。最后发现是由于房间落灰,导致空调伴侣上落了一层灰尘,红外信号发射不出去了。用湿布擦干净,问题解决。
再比如我父亲家的小米电视无法用小爱同学遥控开机。有时是无法开机,有时是无法关机。我检查了许久,终于发现是由于小米电视,与小爱同学,登陆的不是同一个账户导致的。把两台设备登陆相同的账户后,问题解决。
这些故障问题,都是我自己独立调试解决的。可以想见,如果用户没有计算机基础,或者是中老年用户,这些故障很难排除。
智能设备多了后,还有一个问题是需要大量的电池,要经常注意设备的用电情况,没电了就要更换。我家54台设备,基本上每两个月都有设备需要更换电池。而电池的型号也有多种类型,家里也就屯了不少电池。
再有就是我设计了房间自动温度控制,这个功能究竟温度多少度合适,则需要反复体验,根据天气不断调试。
一句话,智能家庭设备非常适合不怕麻烦,喜欢体验新技术,喜欢不断折腾的Geek用户。对于怕麻烦的初级用户,实在不是一个好东西。基本上每次我调试设备,我媳妇都会在旁边说风凉话,说我这套米家不行啊,浪费钱啊。但其实,这些智能家庭体验的舒适之处,很多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的。往往家人体验到了,却完全没有发现。可是一旦故障了,家人的不满就来了。
智能家庭必选智能联动
说了这么多智能家庭的不足之处,如果你看过后还愿意体验智能家庭,说明你至少拥有不怕麻烦的优秀性格,下面我来介绍几个我用了54台设备后,我所认为的智能家庭必选设备以及必选智能联动。
1.房间自动温度控制
首先你需要任意品牌的空调,其次你需要智能空调伴侣,与温湿度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是小米旗下的任意款设备,只要可以连入米家就可。
智能空调伴侣目前最新的是智能空调伴侣2
最后设计一个智能打开空调的智能联动。
这条智能,是限定在夜间场合,当卧室温度超过26.5℃后,自动打开空调制冷26°,并关闭屏显。这样房间可以足够昏暗。这个空调更多功能,是用智能空调伴侣的学习功能设计的,是定制化的。同样,当温度低于25°时,再设计一个智能联动,自动关闭空调。
设计这个联动,主要是老婆反对整夜开空调,认为温度实在太低,而且浪费电。不过这个功能在实践中,说句实话,由于电子设备可靠性不是100%,偶尔就会出现房间温度超过26.5°,但空调并没有启动的现象。
这样我就加了第二条智能。
凌晨3点,空调自动制冷并关闭屏显。3点这个时间,是我反复看夜间温度记录后估计的,实际体验就是,入睡时设一个1个半小时空调制冷关机的定时,到3点会自动开机,直到早上。这样超温度制冷和定时制冷,基本满足了每晚的控温需要。
2.房间自动湿度控制
这条对于北方地区效果拔群。北方地区普遍干燥,尤其到了秋冬。这条智能就是保证昼夜湿度控制的。
实际上,人体的理想环境温湿度是26℃、50%,和机房的环境温度非常一致。大家有机会进大型机房的话,一定会发现机房的环境给人非常舒适的感受。在实际体验中,我家是在42%以下的湿度条件下,打开加湿器,45%就关闭加湿器,之所以这么设置,是因为太高湿度要求,需要频繁给加湿器添水。大家能看到,客厅有两台加湿器,再加上卧室的,可以说加水很频繁了。
非常适宜的环境湿度,可以有效降尘,预防感冒,在秋冬季会显著降低衣物静电现象。如果家里有小宝宝的话,适宜的环境湿度对宝宝的健康也非常有利。
在这个智能联动里,除了温湿度计以外,需要米家加湿器,如:
如果选择米家加湿器入门款,或者其他品牌加湿器的话,由于这些设备没有连入米家App,需要额外购入智能插座来实现自动控制。
如果是南方的话,连入米家的自动除湿机肯定是非常好的设备,但是目前米家还没有出官方的智能除湿机,我也没有体验过,这里不推荐了。
3.智能门铃
一段时间没看,叮零门铃已经变得这么贵了。这款产品卖的确实特别好,出了多个系列。叮零门铃是我认为非常值得购入的智能设备。我本人是在叮零门铃开始众筹的时候买的,绝对是第一批用户。而且下面这款叮零门铃除了可以连入米家app,还可以省掉那个插入插座的提醒设备,用小爱音箱替代。
这个智能联动,是在有人按门铃后,两个智能网关会播放敲门声,全屋的两个小爱同学都会进行语音播报:报告主人,有客人来啦!
可以说这个体验是非常不错的。
4.开门亮灯
这个功能有了之后,多数时间并不会意识到。
这个联动,是智能门锁开门后,房间里的落地灯会自动点亮。这个联动很简单,我就不展示了。联动的起效时间仅限于夜晚到凌晨。除了落地灯以外,家里的所有智能灯都可以通过这个功能来唤醒。就我家的体验而言,家人基本意识不到这个功能的存在,但真的体验是挺美好的。
5.智能门锁开门欢迎
智能门锁的也是智能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体验。有了智能门锁,我再也没有带过家里的钥匙。
当我用指纹开锁后,客厅小爱同学会播放欢迎词:“桃桃爸爸,欢迎回家!”其他房间小爱同学会播放:“报告主人,桃桃爸爸回家啦!”这个功能对于老人特别友好,桃桃姥爷开门回家后,会播放:“桃桃姥爷,欢迎回家!”老人听到后都非常高兴。
6.卧室智能灯晨间唤醒
Yeelight智能灯泡有彩灯效果,利用这个彩灯功能,会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设置。
这个智能联动,会在工作日早6:31时,用15分钟的时间模拟太阳升起的过程,从晨红色逐渐变为亮黄色,起到晨间灯光叫醒功能。当然实际体验,还需要闹钟辅助,并不能只靠灯光唤醒,但是这个体验,真的是非常舒适的。
7.各种灯光自动开关
除了各类智能灯泡以外,传统吸顶灯也可以通过智能墙开的方式转化成为智能灯泡。
再加上一个简单开关智能,就可以把传统吸顶灯转化为智能灯泡。当全屋的大灯、小灯都变为智能灯之后,我家开关灯,很多时候就是动动嘴的事,只需要命令小爱同学即可。
除了以上我认为体验最佳的几个智能联动以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智能联动,我都发在我第一篇有关智能家庭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总结
尽管我评价了智能家庭的几处缺点,但我依然认为智能家庭是家庭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如果智能家庭设备能够解决过高的技术门槛,解决各种小故障问题,智能家庭的普及,一定只是时间问题。毕竟,人对于舒适的要求是没有止境的。
这篇文章,我只是评价了小米系的智能家庭设备,这是因为我确实只是体验过小米系的智能设备。个人认为,小米确实在这个领域深入耕耘,米家的这套智能家庭,目前来说是非常全面可靠的。尤其以小爱同学为核心的智能控制,极大地改善了生活体验。我家小爱同学最多的用处,就是唤醒各类智能设备、天气预报、听广播新闻、听收藏的音乐、听宝宝儿歌、放森林音效等环境白噪音帮助宝宝入睡。
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交流讨论,我都会尽量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