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上个月我的互联网好友突然发给我一张图,震惊地问我“这是你们杭州???”从她这短短的六个字和三个问号中,我读出了三分惊奇七分向往。
驻扎杭州七年之久的我,虽然没去过,但这地方的大名——天都城,还是有所耳闻。
先给大伙简单地科普下,天都城其实是个房产项目,用百度百科的话来说它打造的是以法兰西文化为城市文化的社区,翻译成白话就是天都城的建筑绝大部分都直接照搬借鉴了下巴黎。
要我说还是杭州人有发展的眼光,现如今打开某红书,当各地景点都还在硬套“小京都”“小济州岛”“小镰仓”时,早在19年前,杭州就直接拔地而起一座真假难辨大巴黎。
18年时,还流传起一个帖子,说是来自法国的摄影师François Prost当他第一次见到位于杭州的“山寨巴黎”天都城之后,都跪了(“跪”,多么有年代感的流行语啊)。
放几张François Prost不辞辛苦拍摄的“大家来找茬”,大伙自己感受下,猜猜哪些才是真·巴黎。答案文末揭晓~!
本着实事求是的职业素养(实在想不出选题了),上周我特地前往实地探访一下传说中的“小巴黎”。
✈️
“埃菲尔铁塔”追梦之旅
从地图上不难看出,从我家出发,去天都公园比去杭州站都要远上一半的路程。
更具体点来说,从我家去那最快的的路线要公交转地铁转地铁转公交,坐44站,2小时27分钟(别问为什么不打车,问就是没钱
)。而卡点准的话我去上海可能也不过只要2小时左右。
那天,当我踏上公交车的那一刻,我便知道自己与天都城的羁绊已经开始了。
辗转3小时,期间由于坐反了一辆公车,又多步行了十几分钟,终于在11点多时我到达了天都城。
天都城对我这种游客来说其实可以分成三大块:天都公园、法国小镇和天都城酒店。酒店这次我就没入住了,主要带大家感受下另外两块的浓郁法国风情。
法国小镇算是天都城业主的小区,主要包括香榭路、天都广场、欢乐广场...说实话,我压根分不清哪块是天都广场,哪块是欢乐广场,既然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还是不必较真了,就让我们统称它们为广场吧!
下公车后,直走20米再右转,便能望见地标景点埃菲尔铁塔。对于从未走出过亚洲的我来说,即使头顶12点的太阳,也浇灭不了我想当凡尔赛公主的热情。
在奔赴埃菲尔铁塔的路上,可以看出天都城的开发商为了增加历史的厚重感,在广场布景上别具匠心。
特别聘请了大量蜘蛛在各种绿植里设立工位连夜加班,营造出时间沉淀后的氛围感。
路边的雕塑走的则是不加修饰的随性做旧风。
在路灯下还贴心地安排了几个带薪聊天的托,走夜路有她们在,人家一点都不怕了呢。
广场边上就是原本主打浪漫的香榭路,我匆匆地扫了下店铺招牌,耳边自动响起振聋发聩的三连问。单词背了吗?!
减肥了吗?!
买房了吗?!
突然就悟了,香榭路一定想点醒我“自律是成功者的浪漫”。
天都城业主们就比我层次高,身居“内卷大道”,但还是能保持本真,回归初心。
用一座花坛,便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摩尔庄园”,不经意地流露出不向资本主义低头,誓要自给自足的决心。
看看这长势喜人的萝卜:
还有隔三米都能闻到味的鱼干:
当然也不能忘了杭州特色的笋干:
走着走着,快接近小埃菲尔铁塔时,身体自动唤醒了刻在DNA里的肌肉记忆。不由自主地伸出左手拿捏住了小埃菲尔铁塔,连拍十几张后,精修了一张发到了家族群里,成功地收获了家人们礼尚往来的拿捏落日图。
真到了埃菲尔铁塔下,发现一排栏杆阻碍了我的法国梦,右边这排还是有在认真地工作。
左边的栏杆就略显敷衍了。
临走前,看到一阿姨正潇洒地从塔下穿过,背负道德枷锁的我,最终还是没有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