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投资笔记》行业系列——年后春季行情还会迎来下半场吗?从近十年来看,不论是春节前一周,还是春节后一周,上证综指均有8年取得正收益,仅2013年及2020年指数在节后下跌,且2020年主要还是受到了疫情的冲击。因此在最近的十年,春节前后的赚钱效应还是非常显著的。
2021年初,A股和往年一样迎来了春季躁动。市场成交也迅速活跃起来,具体到今年,市场在1月底经历了一波调整,尤其是科技成长类的不少板块调整幅度已经不小。这固然让这些板块的投资者纠结难受,但是客观来讲对后续的行情却并非坏事。毕竟下跌也伴随着机会,目前不少行业板块经历了一轮下跌后,估值水平相对更合理。
而根据央行数据,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58万亿,预期3.53万亿;新增社融5.17万亿,预期4.47万亿。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创出历史新高,表明经济的增长动能非常强劲;新增社融明显超出市场预期,环比增速为去年10月来第一次反弹,这也一定程度上平复了市场此前对短期流动性波动的担忧。
海外方面,美股主要股指已经创下新高,拜登的1.9万亿美元财政救助计划初见曙光,陆港通北向资金最近也保持了坚决买入。春节后即将面临两会,十四五规划具体内容有望逐渐披露。从多重因素来看,后续行情或将偏暖。
从行业配置上来讲,追求相对稳定的投资者,可以选择金融ETF。金融ETF的思路是银行做底仓和对冲,证券提供一些弹性。年初以来银行板块估值持续修复,主要来自宏观经济持续修复下,银行经营基本面改善的驱动。证券近期因为行业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情况表现落后大盘,但行业业绩披露情况较好,且近期深交所宣布启动合并主板与
中小板相关准备工作,两板合并或将加速推进注册制改革,有望催化证券板块行情。风险偏好相对一般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医药
行业。目前,我国已有两款新冠肺炎疫苗获批上市,并且已经开始向海外出口。国内来说,“春节期间返乡需持7日以内的核酸阴性检测证明”的政策,带来了巨大的核酸检测需求增量。生物医药ETF和医疗ETF在前期的调整中表现相对强势,长期来看也是A股的长青行业。
看好节后行情,希望把握一定弹性的投资者,芯片和军工就值得关注。这两个行业波动很大,1月已经经历大幅回调,但是业绩的高速成长和行业景气度是持仓最大的底气。一季度半导体芯片全产业链均出现缺货涨价情况,景气度不存在问题。芯片ETF标的指数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已有32个成分股披露2020年业绩预告,预喜率达87.5%,归母净利润增速下限的中位数都接近80%。
而军工板块投资的核心逻辑将逐步切换到十四五规划的背景之下,以20系列为代表的新型主战装备的列装,强化由基本面支撑的投资机会;国家战略方面,去年下半年的一系列会议都强调了国防军事力量的建设。近期关联交易的增长、产能的扩张、股权激励的持续加码都是行业景气度的验证。
2021年是中国的生肖牛年,考虑到牛年股市可能震荡加大,建议分散投资,不要“一把梭”式地“梭”进单一品种。做生意赚钱的诀窍是“低买高卖”,股市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遇到调整不应急忙追涨杀跌,而应该反向思考。投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建议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长期景气度较高的板块,遇到调整时可分批投资或者干脆选择定投的投资方式,做好提前布局工作,静待市场回升。
(来源:金融界;作者:国泰基金量化投资事业部总监 梁杏)
——沪指突破3600,两市成交再破万亿——
财信证券万2.5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