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实施两年来取得的进展与成效有关情况。
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表示,烟草对健康有影响,这是全世界的共识。控烟行动也是整个健康中国行动中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的一个重要行动。在中国,烟草的危害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立法保障公众在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环境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免受二手烟雾危害,这是保护公众健康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的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4.5%和20%;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
由于国家层面的控烟立法推进困难,目前的无烟立法主要是地级市层面或者省一级层面的立法。据统计,目前拥有公共场所无烟立法保护的国人数量大约是1.95亿人,无烟立法保护的人口比例约占13.5%,距离健康中国目标仍有不小差距。
目前,已经制定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精神的无烟立法的中国城市有:北京、张家口、秦皇岛、青岛、上海、周口、信阳、武汉、西安、兰州、西宁、郴州、莆田、深圳、长春、阳泉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中国城市虽然制定了控烟相关法规,但是由于没有明确写入“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禁止吸烟”或者是在酒店、餐厅、娱乐场所等允许设立吸烟区的做法,被认为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公约精神,不属于全面无烟城市,最典型的例子是重庆。
分省来看,无烟立法已经保护超过该省30%人口比例的省份,即达到了健康中国控烟行动提出的2022年预期性目标的省份有:北京(100%)、上海(100%)、青海(41.7%)、陕西(32.8%)、河南(69.6%)等。
据了解,我国现有吸烟者逾3亿,迫切需要对烟草危害加以预防。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因二手烟暴露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0万。
关于吸烟相关的信息,可查看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