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60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从2020年全年各维度数据入手,直观展示了当下手机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360安全大脑共截获移动端新增恶意程序样本约454.6万个,相比2019年(180.9万个)增长了151.3%。而在新增样本类型中,主要体现在资费消耗、隐私窃取和恶意扣费问题上。
从城市分布来看,遭受手机恶意程序攻击最多的城市为北京市,占全国拦截量的2.3%;其次为重庆(2.0%)、上海(2.0%)、成都(1.8%)、广州(1.8%),此外深圳、西安、苏州、郑州、天津的恶意程序拦截量也排在前列。这从侧面反映出,在北上广之外,像重庆、成都这类新一线城市也被恶意程序盯上了。
工信部治理有成效,骚扰电话下降14%
让人抓狂的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治理取得成效,骚扰电话情况已经有所好转。报告显示,360手机卫士共为全国用户识别和拦截各类骚扰电话约224.3亿次,相比2019年下降了14.0%,这已经是连续第二年下降。
从城市分布来看,北上广依旧是重灾区。北京用户接到骚扰电话最多,占全国骚扰电话拦截量的3.4%,其次是上海(3.3%)、广州(3.2%),三者合计共占全国骚扰电话的10%,也就是说,每十个骚扰电话就有一个打去北上广。
另外,垃圾短信治理也有所成效,但短信平台106开头号段依然是传播垃圾短信的主要号源,占比高达90.4%。同时各种店铺推送促销短信也让人神烦。
最后,手机诈骗问题依旧严重,其中受害占比最大的是90后,高达37.5%,而00后也不容乐观,高达28.7%,80 后占比为 24.1%。而在人们印象中更容易遭受手机诈骗的 70 后和 60 后人群,仅占比不到 10%。
在所有诈骗申请中,金融理财占比最高达 23.4%;其次是虚假兼职诈骗(占比 18.4%)和交友诈骗(占比 15.8%)等。从涉案总金额来看,金融理财类诈骗总金额最高,达 482.9 万元,占比 31.8%;其次是身份冒充诈骗,涉案总金额 393.2 万元,占比 25.9%;虚假兼职排第三,涉案总金额 235.5 万元,占比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