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品牌产品营销都会打着“专业”的旗号,“专注于XXXX一百年”、“专业,值得信赖”、“专业服务,品质保障”......如今这些“专业”的代名词已是陈词滥调,甚至略带几分老气和沧桑。
前几年,跨界联名十分火爆,可口可乐&各种、德芙&美妆、大白兔&服饰......八竿子打不着的品牌联动带来了“双赢”的局面,现在也在逐渐褪去热潮。
今年,中石化卖螺蛳粉、可口可乐上线天猫服饰店、星巴克在咖啡馆开酒吧......“副业干得好,主业没烦恼”。后疫情时代,“不务正业”或将成品牌的破局之策?
1
“可乐味”潮牌来袭
可口可乐创始人曾经这样说过:假如今天可口可乐所有财产被一把火烧得化为灰烬,只要我还拥有可口可乐这个商标,半年后,市场上将会有一个与现在规模一样的可口可乐公司。
“Coca-Cola”作为可口可乐公司最有价值的财产,如今已不仅限于“肥宅水”的代名词,甚至超出了食品饮料行业。
今日,可口可乐服饰旗舰店在天猫正式上线,这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第一次开启自主品牌服饰的官方购买渠道。
整体来看,可口可乐服饰以“Coca-Cola”经典logo和红白经典色为重要元素,主打年轻时尚、简约休闲中性风。涵盖了卫衣、T恤、裤子、背包、帽子等多种款式的潮流单品。
卫衣三四百、帽子一两百、背包根据大小款式三百到八百不等。目前,官方平台显示各类单品均有销量。
说实话,这个价格对于像小编一样的“平民窟女孩”来说,价格着实有点贵,并不会像买一罐可乐一样随便消费。
是谁给了可口可乐服饰定价这么高的勇气?答案不言而喻:品牌价值。
早在前两年跨界联名的时候,可口可乐就接触了大量的国内外一线品牌的设计团队,并在与意大利Albisetti、英国DEVIL NUT、美国KITH、日本ROOTOTE、中国太平鸟等潮牌服饰合作中很好地融入了自身品牌的logo、色调、底蕴和理念,积累了一大批可乐系的潮牌爱好者。
如今,“快乐肥宅水”也许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可口可乐的品牌却深入到了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作为饮料界的龙头,拥有一百多年的老品牌,却从没有一天相同过。
2
你要去海底捞洗头吗?
像可口可乐将品牌深入人心,还有海底捞的服务深入人心。原来,不止可口可乐抢服装生意,海底捞也开始抢美发店生意啦。
海底捞继美甲、擦鞋、“尬式”过生日、辅导作业、DIY奶茶、做饭...等花式服务后,近日有网友发现海底捞上新了“洗头”服务,更绝得还有95后潮流社交新方式“剧本杀”服务!
据悉,这家提供免费“洗头”服务的海底捞火锅店位于广东清远的锦绣清城购物广场,是去年7月刚开的新店。店内设有提供“洗头”服务的特定空间、洗头师小哥、以及专业设施。体验过海底捞“洗头”服务的小伙伴评论道:“洗得舒服专业就算了,发型也吹得特别好看。”不过,海底捞的工作人员表示:服务还在试行阶段,目前已经暂停了。
果然,海底捞的服务总比火锅菜单更新要快,花样百出,而且海底捞的服务善于抓住消费变化的“新风口”。
“剧本杀”作为95后、00后社交潮流新方式,目前我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100亿元。边吃边玩剧本杀,再爽不过。
海底捞抓住了这个风口,在墨尔本的Glen Waverley店推出了剧本杀套餐。据报道,该服务需要提前预约,在独立的包间进行,由店里的小哥哥全程担任主持和独家服务。
对于海底捞服务的深入,小编不禁感叹:不讲武德!不仅让同行难过,而且令异行堪忧。海底捞是哆啦A梦的口袋吗?我都忘记我是去海底捞吃饭了。
3
副业干得好,主业没烦恼
可口可乐把品牌做到了极致,而海底捞把服务达到了行业标杆。
去年下半年,可口可乐狂砍SKU,以“退”为进,进行产品业务重组,而海底捞也因疫情加大了预包装火锅产品的开发力度。然而,可口可乐去年几度业绩下滑,海底捞的翻台率和开店数也未达到预期。
不管是品牌强化,还是服务深入,疫情加速了食品企业的“变革”。
当主业碰到天花板或者瓶颈期,后疫情时代,发展副业或将成为主业的“破局”良策。
跨界跨行业的“不务正业”也许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成本和压力,但副业创造的价值并不是成为该行业的竞争者,而是为主业“赋能”。
当可口可乐的潮牌推广里的模特举着可乐瓶;海底捞在火锅局开“剧本杀”。可乐品牌以及海底捞火锅的消费增长,还会有很大的烦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