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奥地利音乐频道消息,当地时间28日,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肺炎在英国去世,享年86岁。傅聪是著名钢琴家,有“钢琴诗人”美誉,其父亲是著名翻译家傅雷。我们熟知的作品《傅雷家书》,就是这对父子的往来信件的整理。
图为傅雷与傅聪
李云迪在得知钢琴家傅聪离世的消息,凌晨三点在微博发文悼念。2000年,18岁的李云迪获得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而傅聪先生在1955年,获得了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三名以及“玛祖卡”最佳演奏奖,这是东方人首次在这项赛事中获奖。
傅聪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8年底提前毕业,离开波兰,移居英国伦敦,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
傅雷先生一生苛求完美,所以教子很严,傅聪小时候不好好练琴的时候常常会受到体罚,钢琴的琴键和古典音乐,几乎就是傅聪的全部童年回忆。这对父子曾经就因为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傅聪根据自己的音乐感受,不同意父亲认为第九首《“克勒策”奏鸣曲》最为重要的观点,认为《第十小提琴奏鸣曲》最重要。而父亲认为傅聪“才看过多少书!”太狂妄,而当时国外音乐界一般都认同第九首最为重要。最后导致双方严重冲突,倔强的傅聪毅然离家出走。
当然这对父子之间不只有冲突,在与傅聪分开后,他们在家书中仿佛重新做起了朋友,父亲的引导、关心、劝慰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来。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果,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如今《傅雷家书》中那个的年轻人,也离开了我们......但幸运的是文字音乐和会永恒记录下他们的足迹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