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道路拥堵、停车难的情况也日益加剧,这在上海、北京等一二线城市尤为明显。于是这些汽车保有量较大的城市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小客车数量调控政策,以起到限制的作用。比如:上海采取了车牌拍卖政策,以限制市民们每月的购车数量,每月的中标率基本控制在4%-15%的样子(2020年11月的中标率约为7.8%)。而北京则采取了车牌摇号政策,有不少人需要多年的时间才能拿到北京车牌。从2010年年底至今,该项政策已经实施了近十年。时过境迁,环境在变,政策自然也要跟着进行改进和优化。
于是,2020年6月1日,北京市交通部门发布了《小客车数量调控政策优化方案(征求意见稿)》,并于2020年6月1日至6月30日,就小客车数量调控政策优化方案公开向社会征求了意见。期间共收到反馈意见29437件、有效意见共33396条。据统计,来信来电中,持支持态度并提出修改完善建议的占80.4%,持反对态度的占19.6%。公众意见主要集中在家庭新能源指标占比过高,影响了正在轮候新能源指标的个人利益,建议设置过渡期。此外,还提出了征收拥堵费和发放郊区牌照等政策建议。
参照这些意见和建议,北京市交通部门对6月公开征集意见的政策优化方案进行了完善,做出了三项调整。
一、调整家庭新能源指标占比,设置三年过渡期
除了配置给单位的指标和营运小客车指标以外,2021年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数量的60%优先向“无车家庭”配置,其余向个人配置;2022年度该比例调整为70%;2023年度及以后该比例调整为80%。
二、增加部分企业特定申请条件的指标
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增加了制造业企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条件申请指标。
三、引导鼓励存量车“油改电”
为引导鼓励现有的车主们将自己的燃油车换成新能源车,明确持普通小客车指标购置的新能源小客车在出售、报废后,仍然可以申请普通小客车更新指标。
在调整后,北京市交通部门于昨日(12月7日)发布了修定后的《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和《〈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新政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与原先的政策相比,新政策主要有哪些变化:
一、增加以“无车家庭”为单位摇号和积分排序的指标配置方式
给予“无车家庭”明显高于个人的普通指标摇号中签率和新能源指标配额数量,优先解决“无车家庭”群体的拥车需求。这也是本次新政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变化。
普通指标:“无车家庭”与个人同池摇号,且通过家庭积分的形式,赋予远高于个人的中签概率。
新能源指标:“无车家庭”以积分排序,且从2021年(60%)起逐年提升指标的配置比例,到2023年将达到80%。
二、调整了指标申请和配置的时间安排
由每两月配置一次次改为一年配置三次,其中五月份配置新能源指标,六月、十二月配置普通指标。
三、推动个人名下第二辆及以上在本市登记的小客车有序退出
一人名下拥有多辆在本市登记的小客车的,车辆更新时可以选择其中一辆申请更新指标,其余车辆不予办理更新指标,但允许车主向其名下没有本市登记小客车的配偶、子女、父母转移登记多余的车辆。
受让方无需指标证明文件,配偶需满足婚姻存续期满一年;子女和父母要符合“住所地在本市的个人”、亲属关系存续期满一年的条件。
四、取消申请更新指标的时限要求
不再要求必须12个月内申请更新指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申请获得更新指标后,指标有效期仍为12个月。
以上为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新政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新政最主要的改变在于将更加照顾“无车家庭”,并鼓励大家选择新能源车。尽管目前尚不能确定新政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城市道路拥堵的问题,但是相信对于“无车家庭”早日摇到北京牌照,还是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关于新政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各位值友在评论区留言评论~